第三章雄略之主 第四節“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曆史反光鏡
乾隆是“出鏡率”最高的皇帝之一。電視、小說裏甚至民間傳說中,他都被渲染得有聲有色。
他很風流,私生子很多。電視劇中就經常會上演一段“由私生子引發的愛恨情仇”。情節大體是,皇帝在某年巡幸某地時,遇上了一個漂亮姑娘。兩人一見鍾情,還珠胎暗結。當然,兩人在當時是不知道的。皇帝辦完事情要回去,允諾到時會回來接她。結果皇帝日理萬機,軍國大事纏身,就把這茬給忘了。女子在皇帝走後,卻發現自己已經身懷“龍種”!忍著別人的鄙視生下孩子,含辛茹苦地養大,卻一等再等終於沒有等來。多年後,女子鬱鬱而終,臨終留下遺命:讓孩子去找父親,認祖歸宗,並討要一個說法。當年風靡一時的《還珠格格》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但總體上來說,他還是被看做一個好皇帝。之所以被傳得繪聲繪色,可能跟他的自命風雅有關。一個被包裝得“文雅風流”的皇帝,總是給人太多的遐想空間。而且,一個在位60年、活了將近90歲、執政時國勢達到頂峰的皇帝,肯定格外受關注。據有人統計,乾隆一生幹了八件特響亮的大事:
1.編修文化典籍,如《四庫全書》等。
這確實是件好事。
2.維護、興建皇家園林。
除圓明園被焚毀外,多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3.貢獻詩文才華,一生做了一萬多首詩。
有的寫得還真不錯,但多數為一個皇帝的風雅之作,談不上有多少文學價值。
4.蠲免天下錢糧。
其次數之多、地域之廣、數量之大、效果之好,在封建王朝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跟康熙朝的“永不加賦”有的一拚,不過也有弊端,給政府造成壓力。
5.統一新疆。
他用兵西陲,鞏固新疆,兩次平準噶爾。在位期間,土爾扈特部回歸,定居伊犁,基本上解決了北疆的問題。
6.完善治理西藏。
多次接見西藏班禪,給予封號並加強管理。
7.修砌浙江海塘。
8.統一中華各族。
在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並開拓了中國的疆域版圖,維護並加強了中華的多民族統一。乾隆時的中國疆域,東起大海,西達蔥嶺,南及曾母暗沙,北跨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
身世之謎
乾隆的生母到底是誰,一直眾說紛紜。
1.乾隆生母是浙江海寧大學士陳世倌的夫人
陳世倌,俗稱陳閣老,在康熙年間入朝為官。傳說陳世倌與雍親王一家常有來往,今天陳閣老的舊宅,還保存有一塊九龍匾,據說是雍正親筆書寫的。那一年,恰好雍親王的福晉和陳閣老的夫人同月同日分別生了孩子,雍親王就讓陳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來時,陳家的男孩竟變成了個女孩。陳閣老意識到此事性命攸關,不敢做聲。那換入宮中的男孩,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據說,乾隆六下江南的目的就是探望親生父母。他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陳閣老家的安瀾園,為的就是與生身父母相聚。但據孟森著《海寧陳家》考證,乾隆南巡第一次、第二次都沒有到海寧。第三次到海寧,陳世倌已死。陳家乾隆古裝像的園子叫“隅園”,因位於城的一隅而得名。乾隆第四次南巡住隅園,跟浙江海塘工程有關,所以乾隆將“隅園”改名為“安瀾園”。
金庸的《書劍恩仇錄》便是圍繞乾隆身世之謎展開的:陳世倌的小孩抱進雍親王府,哪知抱進去的是兒子,抱出來的卻是女兒。陳世倌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駭之下,一句都不敢泄漏出去。陳世倌的三公子即所謂的乾隆的親弟弟陳家洛在成為紅花會會主後,期望激發哥哥乾隆的漢族意識,共同成就恢複漢家天下的宏業。而熱戀著陳家洛的回部香香公主則犧牲了自己的愛情,身侍乾隆,欲助自己戀人一臂之力,不幸事敗自刎,葬於“香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