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那頭的長壽村(2 / 2)

在床上躺下,已近午夜。一隻後娘鳥不住啼鳴,把談情說愛的蟲兒們婉轉的吟哦聲蓋了下去。夜,越發顯得沉靜。

無夢到天明。

是被鳥兒的叫聲鬧醒的。不知有多少種鳥在叫,叫得最響亮的,是喜鵲,喳喳喳喳沒個停歇,不知它們哪裏來的那麼多激情和熱情。

起床,出門。迎麵撞上冷若冰霜的空氣,即刻驚起一身雞皮疙瘩。太陽正從遠處的山尖升起。山尖上有個U形缺口,恰似張開了的巨龍嘴,那太陽,也便成了龍珠。火紅色的龍珠從龍嘴裏緩緩升起,光芒噴射而出,照在被蔥鬱的樹木籠罩的連綿群山身上,萬葉滴翠,霞彩蕩漾。照在被蔥鬱的群山環繞的長壽村身上,石屋爛漫,院院生輝。也照在被這樣寧靜的,又是萬分喧鬧的鄉村景象驚呆了的我的身上,雙目燦然,滿心讚歎。昨夜的輕慢,早已拋到雲宵外。

不知何處傳來呼喝聲,這邊喊,那邊應,回聲悠揚,是有人在吐穢納淨,滌蕩心靈。也出去走一走。沿水泥村路下坡,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昨夜來時,一切都在黑暗中,現在才見清晰模樣。樹高而直,葉片密集,深深淺淺的綠,挨挨擠擠,在山野間湧著波濤,連舒緩的風,還有人的呼吸,也仿佛帶了綠的顏色。整個長壽村,置身於這樣的清幽裏,像個閱盡蒼桑,洞穿世事的智者。路上有車來往,也有行人來往,有遊客,也有村民。遊客和村民區別明顯,遊客身上寫著的悠閑,帶了匆忙中突然歇下來的痕跡,而村民身上的悠閑,卻是與生俱來,不帶半點瑕疵。村民們喜歡戲曲或歌曲,有的大聲唱,有的小聲哼,不唱也不哼的,手裏拿著小收音機,邊走邊聽。路邊的田地裏,莊稼和蔬菜正長得旺盛。一個綠圍翠繞,生機勃勃,寧靜悠然的小山村!

終見峽穀真麵目,兩邊崖麵接近九十度,需用力仰視,才見百米高的崖頂。崖石層層疊疊,險極陡極,少生植被,不可攀。穀口外的巨石上,刻了紅色大字“通天峽”。旁邊的《通天峽記》裏說,當年劉伯承將軍帶領八路軍129師轉戰太行山區,穿此峽,經十八盤,翻摩天嶺,突破日軍九路合圍,又分進合擊打敗敵寇,一舉收複晉東南,鞏固了太行山。因此得名。

資深遊者說,長壽村被連綿的群山環繞,隻有通天峽這一個進出口。從易經的角度看,圍住長壽村的山,恰巧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山上有二百多種草藥,各種草藥的能量融於雨水或雪水,經千餘年滲透,以清泉的形式流淌出來,那水,便有了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保健功效。山上樹深草茂,可以釋放出大量負離子,即使是冬天,空氣也是清澈純淨的。長壽村有如此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再加上村民們勤於勞作,筋骨強壯,日常吃穿簡單樸素,心態清靜平和,所以,他們不得絕症,世代長壽,不論男女,七十歲之前過世的幾乎沒有,大都是九十歲以上,一百多歲的也很常見。

那麼,是誰喊的芝麻開門?喊開通天峽這道神秘大門,為後人找到長壽村這樣一個桃花源式的人間仙境?

站在通天峽口,綠色的風從身上撫過,如流淌千年的長壽泉水,濾去滿心的世俗浮躁與市井憂怨,整個人,都仿佛清澈純淨起來。雖然隻是匆匆過客,我還是有兩天時間,可以和長壽村親密接觸,在她綠圍翠繞的懷抱裏,開悟,自省,換一種清新自然的方式解讀人生。多麼好!

如此這般,穿過黑夜,走過黎明,眼前現出的長壽村,正恰似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