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附 錄 高血壓病友答疑(3 / 3)

答:按摩可調節大腦皮層功能,改善大腦血液循環,使微血管擴張,血壓降低。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去做:

按摩指甲根部:用一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夾住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指甲根部,轉動揉搓,至發熱為止;勿用力過度,吸氣時放鬆,呼氣時施壓,每日早中晚各1次。

抹前額:取坐姿,雙手食指彎曲,用食指的側麵從兩眉間印堂穴沿眉外抹到太陽穴處,至少10次。

順氣法:雙手平放在胸上,掌心貼胸部,用鼻子深吸一口氣,接著用口呼氣,雙手慢慢向下移到小腹部,反複做10次。

浴腰法:兩掌手指並攏,緊按腰部脊柱兩側,從上往下擠壓至臀部尾骨處,反複做20次。

15.問:高血壓的非藥物中醫治療方法都有哪些?

答:中醫上,對高血壓的治療可以采取這些非藥物治療:

石膏降壓枕氣功療法

一般取內養靜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於椅子上,雙腿分開自然踏地,兩手放於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鬆,心情怡靜,排除雜念,意守丹田,口唇輕閉,雙目微合,調整鼻息。站姿是身體自然站立,雙腳分與肩平,兩膝微屈,兩手抱球放於身前,全身放鬆意守丹田,調整呼吸。每次10~30分鍾,每日1~2次。

頭部按摩法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彙聚於頭部,而且頭部有幾十個穴位。正確的按摩和日常的一些良好習慣對高血壓患者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

第一,梳頭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疏通經脈,流暢氣血,調節大腦神經,刺激皮下腺體分泌,增加發根血流量,減緩頭發的早衰,並有利於頭皮屑和油膩的清除。

梳頭方法是每天早、中、晚各梳頭一次,用力適中,頭皮各部全部梳理一遍,每次2~3分鍾。

第二,推發。兩手虎口相對,分開放在耳上發際,食指在前,拇指在後,由耳上發際推向頭頂, 兩虎口在頭頂上會合時把發上提,如此反複推發10次,操作時稍用力。兩掌自前額像梳頭樣向腦部按摩,至後頸時兩掌手指交叉,以掌根擠壓後頸。

足部按摩法

中醫經絡學指出,腳心是腎經湧泉穴的部位,手心是心包絡經勞宮穴的部位,經常用手掌摩擦腳心,可健腎、理氣、益智、交通心腎,使水火相濟、心腎相交,能防治失眠、多夢等,對高血壓病也有很好的療效。

足部與全身髒腑經絡關係密切,承擔身體全部重量,故有人稱足是人類的“第二心髒”。刺激足穴可以調整人體全身功能,治療髒腑病變。

足底按摩按摩法是以刺激原理,按摩病變器官或者腺體的反射區帶,使其恢複原有功能,達到治療效果,保持健康的自然健康法。是第三醫學的一門傳統醫療方法。

我們的身體借著新陳代謝的作用,達到排除體內廢物與毒素的功能,散布在全身的淋巴係統、腎髒、大小腸、皮膚等,都是排除新陳代謝作用所產生的廢物的主要器官,如果這些器官的功能失常,則體內的廢物與毒素無法排除,身體自然就會不健康。

足底按摩,能顯著刺激各部位反射區,使得血液循環暢通,排除積聚在體內的廢物和毒素,能夠使得新陳代謝作用正常運作,最終達到治療效果。足部按摩法治療高血壓,建議使用“腳踏磁力按摩器”

醫學原理

第一,俗話說:“人老腳先衰、樹老根先竭。”人體足部有許多重要穴位,位於足底凹陷處的湧泉穴,關係人體的生命盛衰,因此又叫“長命穴”,按摩該穴,有益精補腎,防止早衰的特殊功效。常搓腳心是許多人的長壽秘訣。

醫學證明,眼睛、鼻、心、腎髒、腦等器官,在腳部都有固定的反射區,反映著人體的病理生理信息,因此,按摩雙腳、刺激局部,能達到調節全身器官功能的目的,對高血壓有很好的幫助,而且還可以強身健體。

第二,促進血液循環、有益保持健康

腳離心髒最遠,位置最低,又常受壓迫,容易出現供血不足和血液循環障礙。按摩雙腳,可使血液循環加快,代謝能力增強,神經機能得到調節,對消除腦力疲勞,降血壓,治療和預防心血管疾患,有良好療效。

第三,按摩+磁療=去病強身

磁作用於人體,有活血、通絡、降壓、安眠、鎮痛等功效。磁療配合按摩,二者相得益彰,按摩時皮膚組織與磁場的作用,使足底穴位產生細微生物電,並隨著按摩逐漸向四周擴散,直至全身。生物電在人體內能調節陰陽,疏通經絡。因此,磁療和按摩對高血壓有很好的療效。

由於目前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生活方式,我們的腿腳麵臨運動不足的危機,長此下去將加速腳的老化和全身衰老。

使用腳踏磁力按摩器能夠最有效地刺激足反射區以外,還能夠運動下肢關節,同時磁場作用於人體可以起到活血通絡,降壓安眠的作用。

足浴療法

中醫學認為,人體五髒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腳部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又是足三陽經的終止點,踝關節以下就有六十多個穴位。如果經常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部穴位,促進血脈運行,調理髒腑,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去除病邪、降壓療疾的目的。足浴時,水溫一般保持在40度左右即可,太高太低都不好;水量以能沒過腳踝部為好,雙腳放熱水中浸泡5~10分鍾,然後用手按摩腳心。

16.問:高血壓病人體檢都應檢查哪些項目?

答:高血壓病人要進行全麵的體格檢查,尤其是做一些輔助檢查,其目的是為了確定引起繼發性高血壓的原因及判斷高血壓對靶器官損害的程度。輔助檢查一般分常規檢查和特殊檢查。

第一,常規檢查,主要包括:

(1)腎功能包括尿常規(尿比重、尿蛋白、尿鏡檢)、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CO2結合力。

(2)糖代謝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空腹胰島素、胰島素釋放試驗。

(3)脂肪代謝如血漿膽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等。

(4)電解質檢查如血鉀、鈉、氯、鈣等。

(5)其他心電圖、胸部正位片、靜脈腎盂造影。

第二,特殊檢查,主要包括:

高血壓病人經過尋問病史,全麵體格檢查及常規輔助檢查後,疑為繼發性高血壓,還應進行一些必要的特殊檢查。

(1)懷疑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檢查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測定醛固酮,測定血漿腎素活性,還可以做放射性碘化膽固醇腎上腺照相或掃描、B超、腎上腺CT、腎上腺核磁共振顯象及腎上腺靜脈造影。

(2)懷疑嗜鉻細胞瘤:測定血尿兒茶酚胺及其代謝產物,必要時還可以做B超、CT掃描、核磁共振顯象、間碘苄胍閃爍掃描及經靜脈導管,選擇順序多處采血測定兒茶酚胺。

(3)懷疑皮質醇增多症:測定血、尿皮質醇及尿17-羥皮質類固醇,小劑量地塞米鬆抑製試驗等。

糖尿病患者發生高血壓的機率較非糖尿病患者為高,而高血壓患者並發糖尿病的機率也較非高血壓患者為高,而且糖尿病和高血壓均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無論是糖尿病合並高血壓,或是高血壓合並糖尿病,對病情的發展和轉歸均有不利的影響。測定血糖和尿糖有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

測定血糖能夠鑒別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因由內分泌疾病導致的高血壓,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及柯興氏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