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高血壓自我管理攻略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之一,也是心腦血管病最重要危險因素。高血壓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它能引發各種並發症,包括腦卒中、冠心病及腎髒病等,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有很高的致殘致死率,給個人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但隻要認識到位,措施得當,高血壓病就會得到有效的防控。所以,高血壓的自我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高血壓的自我管理該從哪些方麵做起呢?本章將從以下幾個方麵予以講解: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康複之光
心腦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權威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高血壓患者明顯增多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患上了高血壓。所以,生活習慣的調整和改善為高血壓的預防提供了希望。而且臨床證明,這種方法對高血壓患者,特別是正在進行藥物治療的患者有明顯作用,還可減少過早促發其它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對高血壓患者來說,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需從一下這些方麵做起:
第一,居住環境要適宜
居住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高血壓病患者的情緒、睡眠等,良好的居住環境有助於穩定和降低血壓,有利於改善自覺症狀。為了促進高血壓病患者的康複,必須創造一個相對安靜、舒適、整潔、美觀、幽雅的休養環境。
高血壓病患者居住的房屋一般以坐北朝南為好,門窗朝向太陽。明亮溫暖,采光要充分,防止陰暗潮濕。居室應通風良好,室內要安靜,保持空氣新鮮流通。室內一般以室溫18~20℃,應保持合適的溫度與濕度,濕度60%為宜。室內牆壁以柔和、淺淡的顏色為宜,給人柔和、舒適、寧靜的感受。庭院和居室內應放置盆花或在庭院內種植花草,利用鮮花的顏色、形態及清香來美化環境,淨化空氣,使患者能愉悅、興奮。通過人體的感覺,調整和改善肌體的各種功能,消除精神緊張,減輕疲勞。
第二,睡眠要充足
精神與軀體的安靜可使血壓降低,休息可以使血壓下降。在高血壓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安排中,一定要保證充分有效的睡眠。一般來說,中老年高血壓病患者每天要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臨睡前不要思考任何問題,要思想放鬆,這樣才能保證入睡快、睡眠質量好。難以入睡的高血壓病患者,或睡眠中多夢、做噩夢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服用安神、鎮靜的藥物。若有某些疾病而幹擾睡眠者,應盡快查明原因並進行相應的處理。
第三,鍛煉要適量,要堅持
運動是高血壓病的重要自然療法,也是起居療法的一項重要內容,高血壓病患者可根據自己的工作、身體條件及病情輕重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慢跑、打太極拳、散步、做體操等,並要長期堅持。大多數高血壓病患者為中、老年人,而且沒有運動或經常運動的習慣,要鼓勵與引導他們運動,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但應注意運動要適量、適當。有相當多的人喜歡早晨運動,這有好的一麵,但對高血壓病患者不太合適,因為清晨寒冷的空氣刺激可使血管收縮,加重高血壓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