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開始,向明又和往年一樣忙著寄簡曆、等通知,到招聘公司參加麵試。向明已經將這種跳槽形成了慣例,追求新鮮倒在其次,關鍵是想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可是,向明發現,這幾年自己成了跳槽老手,成了職場老手,卻總在原地踏步,每到一個新的公司,都是從普通職員開始做起,剛開始都能滿身心地投入工作,但時間一長,就覺得自己起點太低,職位在公司太不起眼,升職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前麵還有那麼多人排著隊,看來隻有跳啦!
於是,這樣的循環近幾年不斷地在向明身上重演。尤其是過年和一幫同學聚會,少不了說說一年的發展,向明覺得和同學相比自己的落差太大,再加上節日期間生活不規律、睡眠不好,感覺自己升職無望,前途暗淡,簡直是一無是處,越想就越灰心,幹什麼都沒心思,茶飯無味,夜不能寐。
向明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糟糕狀況,完全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攀比心理導致的。事實上,這種比較帶來的消極影響遠遠超過積極影響。好像我們生活不是為了自己過得好,而是要比別人過得好。這樣的心態顯然是錯誤的。心理學家指出,攀比造成情緒上的影響是憂鬱和嫉妒,容易讓人有缺憾感,甚至一無是處。
缺憾感屬於一種正常的情緒體驗,每個人都需要從這種缺憾感的體驗中認識到自己的局限,學習去容忍、適應它,逐漸達到心理的成熟。若是感到自己一無是處,則會讓人陷入抑鬱的泥潭,就需要設法尋求外界的支持。所以,應該注意:
首先,在攀比時要知己知彼。“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人獲得自我認識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堅持這個原則,人的心理失衡現象就會大大減低,也就不會產生那些心神不寧、無所適從的感覺。
其次,多做正性攀比,少做、不做負性攀比。讓攀比變成競爭的動力,促使自己更加努力,而不是讓自己更加沉淪。
第三,盡可能地縱向比較,減少盲目的橫向比較。所謂縱向比較是指個體和自己的昨天比較,找到長期的發展變化,以進步的心態鼓勵自己,幫助自己樹立堅定的信心。橫向比較是指個體與周圍其他人的比較,有助於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由於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往往會陷入橫向比較的誤區,忽略了縱向比較。
第四,通過自我暗示,增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自我暗示也是自我肯定,自我暗示是一種強有力的心理調節技巧,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心理預期,增強個體的心理承受能力。具體表現為帶有鼓勵性質的語言、符號以及動作。久而久之,盲目比較的習慣就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