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空杯心態,讓每一天都是新的起點 給自己的生活做個減法(2 / 2)

或許這樣的他們因為之前的加法而擁有了很多,大房子、好汽車、名氣、地位……但是他們還在不斷地追逐,可見他們對此並不滿足。而一個不懂得滿足的人,內心必然是空虛的,因為他所擁有的這些無法支撐起他的內心世界,所以他還要追求更多。事實上,這樣的追求對於他們的內心來說可能都是徒勞的,因為生活是一場比賽,誰也不可能在每個項目上都永遠拿第一。

如果剔除生活中可有可無的累贅,不被物欲和貪欲所左右,還原生活的本真,真實體驗生活中的自由、放鬆和屬於生命自身的意義,那麼生活的壓力就可有可無了,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

如果人們不能放棄追名逐利,不能放棄占有,不能放棄奢華,不能放棄傷害,不能放棄抱怨,不能放棄消極……那麼生活對人們來說,永遠都是煩惱多於快樂。“魚與熊掌不能得兼”,想要快樂的、減少壓力的或者沒有壓力的生活,就必須懂得舍棄。

很久以前,有一座大撥山,山裏長著無數的蓽撥樹、胡椒樹以及其他各種藥草。蓽撥樹上常常棲息著一種鳥,名叫“我所鳥”。

每年春天藥草成熟時,許多人便來到這裏采摘藥草,用這些藥果治病,這時我所鳥總是悲傷地叫喚著:“這些是我所有啊!你們不要采摘!我心裏真不願意誰來采摘啊!”

它雖然這樣叫喊,但人們還是照舊采摘,一點也不理會它的哭嚎。這鳥命薄,憂傷地叫著,聲聲不絕,最後終於因為過於哀傷而死。

故佛有一偈曰:人執我所有,慳貪不能合;縱以是生護,亦為無常奪。

“我所”就是我所有的房屋、眷屬、家產,這些身外之物可以利用它來維護我們的生命;而修行人所需要的僅是菜飯飽、布衣暖足矣,如貪求無厭,吝惜不舍,一旦失落,難免會像我所鳥那樣哀叫而死。

減法生活的崇尚者們認為,給生活做減法,不是降低生活的質量,而是更加充實我們的精神生活,感受夢境,享受“活著”本身。

人生的減法哲學,就是減去疲憊、減輕煩惱、減去心靈上的沉重負擔。

減少了一次驕奢淫逸,就增加了一份靈魂的純淨與人生的寧靜;減少了一次誹謗嫉妒,就增加了一份人際的空間與道德的高度;減少了一次應酬周旋,就增加了一份家人的親情與生活的從容;減少了一次諂媚邀寵,就增加了一份人格的尊嚴與心靈的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