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縣衙幾個當差的闖了進來。為首的王捕頭說有人舉報董大年販賣煙土,他來緝拿他歸案的。董大年一愣,他是本本分分的生意人,從未做過有逆國法之事。王捕頭嘿嘿一笑,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紙來說:“我們不會濫抓無辜,有證據在手,這上麵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寫著您和英國人簽訂的購買五千斤煙土的合同,這上邊還按著您的手印、有您的親筆簽的字呢!”董大年這回慌神了,可不是嘛,這合同書的內容和王捕頭說的一般無二。上麵寫得明明白白,後麵還有自己的簽名和手印。董大年心想,兩個月前他的確和英國人彼得簽訂了一萬擔的蠶絲貿易合同,自己明明簽訂的是蠶絲貿易的合同,這次是貼身的夥計喬誌良介紹簽訂的,喬誌良學過洋文,和彼此交情過密,怎麼突然間又變成了販賣煙土?於是說:“王捕頭是不是搞錯了,我董大年一向奉公守法,從不做有損國家的事情。我跟英國人搞的是蠶絲貿易,決不會販賣煙土。你們不信,盡可以去查。我這裏也有合同為證。”打開保險櫃一看,合同書竟然不翼而飛。董大年的汗就下來了,吩咐人去找喬誌良,夥計們回來說,喬誌良已經有好幾天都沒到櫃上來了。
轉眼,董大年被關進了監獄裏都快半個月了。這天晚上走道裏來了一位打著燈籠的老者。董大年當時還以為是查夜的獄卒,卻聽老者笑道:“董掌櫃的,沒想到您也有今天吧!”董大年仔細一看,來者竟是紀掌櫃。紀掌櫃說:“董掌櫃,我早就知道您有吞並我們紀家老號的想法,就讓喬誌良投身於你。沒想到你還沒等下手就已經成了牢中之人了。不瞞您說,我早就給知縣老爺使足了銀子,您的買賣早就被封了,現在,已經被官府拍賣給我們老號了。您既便能出去,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了。”還沒等董大年問個究竟,紀掌櫃笑著走了。直到這時,董大年才知道自己掉進了紀掌櫃設下的圈套裏。還沒等吞並紀家老號的計劃真正實施,倒讓人家給吞並了。怪不得關鍵時候喬誌良不見了,原來是紀家打進來的人。直到這時,董大年才品嚐到了被人吞並後的滋味。
董大年以為自己必死無疑,沒想到知縣卻將他給放了。出來的時候,齊小鳳來接的他。靈寶告訴他,是齊小鳳將祖上傳下來的一塊老山玉送給了知縣,才把他給保了出來。這塊老山玉,即便在他落難時都沒拿出來,現在見董大年遇難,齊小鳳眉頭都沒皺就拿出來了。不過,他的房產和買賣卻沒了。現在,他們連個落腳兒的地兒都沒了。齊小鳳說,他已經在離這兒不遠的義州城租了一個院落,他們一邊做著小本生意,一邊伺機東山再起,把生意再幹起來。董大年拍著齊小鳳的肩膀感動得涕淚交流。齊小鳳說:“當年要不是大哥,哪兒有兄弟我的今天?我這麼做,也是為報答大哥當年的恩德呀!”
兄弟二人曆盡艱辛,二十餘年後又在義州創建了董齊商號。董大年五十歲那年覺得咽部有異物,疼痛難忍,不久便不能不能開口說話了,又過了大約有七八年,董大年病入膏肓,知道自己不行了,臨終前將齊小鳳叫到麵前,指了指枕頭就咽了氣。齊小鳳痛哭萬分,在枕頂裏發現了一張發黃了的紙。打開一看,紙上寫著—
“小鳳吾弟:
當年設計吞並富和號的人是哥哥我呀!壓柱子是我花重金雇的內線,現在我患此絕症,也算是上天對我的懲罰吧!哥哥我對不住你呀!我死之後,董齊商號就歸你一人掌管。記住,做買賣最忌的就是勾心鬥角……”
看罷這封信,齊小鳳的眼淚流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