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美容走出來! 7、合適的襪子很重要
如今不少人在日常的體育運動中,都喜歡赤足穿運動鞋。他們認為這樣才能保證腳部與鞋子“親密接觸”,使運動鞋對腳部的保護達到最優的狀態。可以說,在這些人的思維中,運動襪在運動中不會發揮一絲作用。
長久以來,運動襪沒有得到人們應有的重視,充當著運動鞋的陪襯。究其原因,正是在於民眾對運動鞋的“迷信”,所以一旦腳部出現起泡、胼胝現象就主觀認為是鞋子不適造成的後果。然而,現實中與腳部最貼近的卻是襪子,它除了基本的保暖功能之外,關鍵作用恰恰在於對腳部皮膚、肌肉和關節的保護。
那麼,如何才能選擇一雙適合運動的襪子呢?
1、材料方麵,選擇含棉量高的混合材質運動襪。純化纖的運動襪,雖然在吸汗、排汗方麵表現良好,但容易產生異味。而純棉質地的襪子吸汗效果不錯,排汗能力較差,同時用久還易出現變形,所以目前市場上暢銷的既可吸汗排汗,又能去除異味的,以棉為主、混合其他材料的運動襪,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另外,新纖維的研發也為科技型運動襪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款式方麵,帶墊中襪(襪邊超過腳踝部位)最適合普通民眾進行一般性體育運動。首先,中襪的高度較為適宜,可以很好地保護到運動者的踝關節,過長則有礙透氣,過短則起不到保護腳踝的作用。其次,襪底有像毛巾一樣的厚墊,這樣可以增加鞋子與腳底之間的彈性,同時也增大了襪底材料與空氣接觸的麵積,提高了吸濕排汗的效率。不同的運動強度,可以選用不同厚度、密度的帶墊運動。目前,許多運動襪的款式設計都是這種,即底部有類似毛巾襪樣的厚墊,而腳麵部分是透氣的網麵。
3、彈力方麵,選擇的運動襪回彈性要好。一方麵,彈性好的襪子可以緊貼腳麵,在運動的過程中防止腳底打滑。另一方麵,回彈性好的襪子通過幅度較大的運動和清洗後,依然可以保持原狀,而劣質的襪子則會出現變形,纖維結團等現象,這樣由於襪麵各部位不均勻,運動者將在以後的運動中感覺磨腳。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銷售的運動襪其腳弓部位都有一圈寬度約為兩厘米的彈性纖維,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證腳與襪子之間緊密的效果,防止襪子整體下滑至前腳掌處,起到了固定的作用。
4、厚度方麵,根據具體運動、環境選擇薄型或者厚型。通常而言,腳部容易出汗的人,宜選厚襪。如果踝關節有傷,也應該穿厚運動襪,這樣做可以對腳踝起到固定和保護的作用。另外,在查看襪子的薄厚時,還需多注意腳尖、腳跟的部位,這兩處一定是要加厚的。因為腳跟的受力是最大的,而腳尖是腳部最為薄弱的地方,所以特殊的嗬護十分必要。
5、色彩方麵,選擇哪種顏色都可以,根據個人愛好,但建議選用白色。原因是,白色既醒目又耐看,同時白色對光線的反射效率較高,散熱效果也很好。但白色運動襪不耐髒,需要及時有效的清洗,在晾曬時也應注意避光陰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