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哲學 老天生人,總要給一碗飯吃的
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天,馬路上總是多一些奇異的人,背著一隻破舊的黑皮包,小心翼翼行走,一手拿著拐杖,在砂土路麵上探詢。我在對麵的村莊看到了,暗地裏替他們捏一把汗——修在山上的公路,到處都是懸崖,深的數十丈高,淺的也可以致人死命——他們的步速雖然慢,但是安全的,好多年,在南太行一帶,沒有一個“瞎仙子”(會算命的盲人)因為行走而喪命——當他們的某一器官發生障礙時,某種感覺就會發達起來。
南太行人總是對那些眼睛盲了,懂得陰陽八卦的人表示同情,說:“老天生人,總是要給一碗飯吃的。”言詞之中,包含了深深的憐憫和同情。還有那些智障者——聾子和啞巴,雖然是殘疾的,盡管生活簡單甚至悲慘些,但隻要有人用他們幫助做農活,每天就可以吃到香甜的飯菜。對此,南太行人還有一個名言是:“天不絕人”——絕對區別於那種文縐縐的“天無絕人之路”,前者是南太行人樸素經驗的總結和發現,後者是文人的提煉和拔高。
瞎仙子穿村過莊,整年在外麵遊蕩,給人推算命運,擱置陰陽,收入不算多,但至少可以養活自己。更有的聰明伶俐的瞎仙子,鼓動三寸不爛之舌,以薄薄的兩片嘴唇,使得一些人對自己的命運產生某種幻想和懷疑,尤其冥冥中的厄難,人人都很害怕,瞎仙子抓住人的趨富避禍的心理,以看不到摸不著的陰陽法術獲取更多的物質報酬。
每年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他們聚會的日子,南太行(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東部)遠遠近近的瞎仙子都要趕來參加。有一年秋天,兩個男性瞎仙子帶著一個女性瞎仙子來到村裏,給其中一戶人家算了一卦,沒有要錢,而是以一頓飯食和一夜住宿為交換條件——第二天早上起來,兩個男性瞎仙子臉帶明顯抓痕,將出不出的鮮血使得他們麵目醜陋——女性瞎仙子安然無恙,他們走後,房主說;昨晚聽到三個瞎仙子在打架,隨後傳來性愛的歡娛聲。
瞎仙子們聚在空廓的麥場上,由德高望重的人講話,針對掌握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喜好坑蒙拐騙的瞎仙子,表示批評,懲罰的方式是一段時間內不準再給人算命打卦,否則,開除會員資格——每一個群體都有自己的製度,也有利益原則和行為規程——散會之後,他們會大吃一頓,然後相互道別,再次踏上漫漫算命之旅。
針對這些殘障人,南太行人還會發出最簡單的同情:人生下來就那樣,老天爺不給人家一碗飯吃,那就不公正了——我聽了,驀然想到“人本善”這句話,但是有一些瞎仙子心眼很壞,被錢財收買,成為以神鬼介入人與人之間的爭鬥——他們本身沒有什麼利益衝突,都是受雇於人的。在迷信的鄉村,這種是虛無的,但給人的心理壓力是巨大的。
但被詛咒者不恨瞎仙子,而是恨雇用他們的人——也就是說,在南太行人的內心,弱者的先天劣勢贏得了普遍的寬恕。還有那些啞巴、瘸子和癡呆半癡呆者,村裏再凶惡霸道的人,都不會欺負他們,有一些人,喜歡捉弄眼睛看不到的人,年長者看到了,就會出來阻止;要是孩子,父母肯定會大聲嗬斥。這裏麵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欺負弱者不道德傳統的思維約束,二是暗暗懼怕瞎仙子所攜帶的那種神秘力量。
我小的時候,對這些也很懼怕,但還有一種憐憫,總覺得這樣的人,有一種說不出的殘缺感和悲慘感——每次看到,內心出奇的鬱悶,有一種被悲涼襲中的感覺。鄉人還有話說:“啞巴毒,聾子心靈手巧,瘸子聰明”。這也是他們經驗的一種局部總結——鄰村有幾個啞巴和聾子,打人特別狠,下手就能把一隻成年的羊打死,瘸子聰明得讓人防不勝防,還特別心靈手巧,會做很多手藝活兒。
還有一個智障者,在家排行老大,沒有婚娶,現在差不多60多歲了,整天咕咕囔囔,從這個村跑到那個村,農忙時候,有人找他幫忙,給他飯吃;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即使不給做活,也會給他飯吃——有一段時間,每到吃飯時候,就到我們家來,母親總是給他一些東西吃;到奶奶家也是,其他人家也會給他吃的——吃完就走,不停地咕咕囔囔,誰也不知道他說的什麼。
村人說,吃百家飯也是一個本事,要是健全的人,恐怕就不會有這麼多人給飯吃了——此外,附近村裏還有幾個身智健全的光棍,相比較而言,他們都承繼了父母的財產,並有經營自己生活的能力,生活自然好些。但在村人的眼裏,那也是一種殘缺——人生是由兩個人乃至他們衍生的另一些人組成的,他們沒有,自然就被有意無意劃歸到殘缺者的行列。
很多年過去了,現在的殘缺者越來越少,他們都隨著時間遠去了,像風中的灰塵——但“老天生人,總要給一碗飯吃的”這句話依舊流傳,大都表現在對自家未成年孩子命運前途的憂慮上——我相信這是真的,但更願意再引申一下:在世上,活著的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