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爸媽給鼓勵,孩子爭第一 培養孩子創造、創新的能力
點到為智
創造、創新思維能力,是未來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也是檢驗孩子智力水平的一個重要依據。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創新能力,對提高孩子的成績極為重要。
創造、創新能力是人類智力的一種表現形式,更是人類心理的一種能力。它是指能夠提供獨特的,具有一定意義的產物的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對孩子創造、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時代提出的迫切要求。據我國有關部門統計:在最受歡迎的10類職業中,科學家占第1位,而具有創造發明才能的高科技人員更受青睞。但是,在學生中,具有創造發明成果的學生還不到千分之一,大部分學生缺乏創造發明的意識,視創造發明為畏途而不敢問津。這一現象如不及早解決,堪為人憂。創造、創新思維能力,是未來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也是檢驗孩子智力水平的一個重要依據。從小培養孩子學習的創造、創新能力,對提高孩子的成績極為重要。
愛迪生3歲時,他的父母經常發現他會靜下來像大人一樣思考,並學著大人用手指理他的頭發。
在愛迪生能開口說話的時候,他總是問這問那,而且還都不容易回答,他家的大多數成員甚至都不想回答,隻有他的母親是個例外。
一次,愛迪生問他父親:“為什麼會刮風?”
父親回答:“這我不知道。”
愛迪生又問:“你為什麼不知道?”
父親說:“你去問你母親吧。”
愛迪生就隻好去找母親。幸好他的母親給了他準確的答案。
愛迪生不但好奇愛問,而且什麼事都想親自試一試。
有一次,母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裏,就非常奇怪地問:“你這是幹什麼?”
愛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雞呀!”
原來,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覺得很奇怪,總想自己也試一試,便自己孵起了小雞。
母親見此大笑起來,告訴他,人是不能孵出小雞的。
“為什麼呢?”愛迪生解地問。
母親便把人不能孵小雞的原因講給他聽。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愛迪生的創造天性才沒有被扼殺,並最終成了一代科學巨匠。在學習中有創造、創新能力的孩子對人與事物較敏感,點子多,問題多,常常是打破沙鍋問到底,而且不會輕易滿足簡單的答案;他們回答問題時有自己的看法;常常不按理出牌;喜歡思考事物的新奇用法;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喜歡做較難、較具挑戰性的事;對有興趣的事很專注,而且多才多藝。
有研究表明,人的創造、創新能力的發展始於幼兒時代。每個幼兒都具有潛在的或正在萌發的創造能力,而這種創造、創新能力對孩子的全麵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創造、創新的能力是孩子智慧的源泉,也是促進潛能發展的原動力,是將來孩子卓越發展的基礎。創造、創新的能力可以使“死”的知識變成有用的,也可以使孩子變得更聰明。盡管智力受先天的影響較大,而創造、創新的能力卻可借後天的訓練加以激發。
以下就是培養孩子創造、創新的能力的幾種方法:
1.保護了孩子的想象力
莎士比亞說:“想像可以使人成為萬物之靈。”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像力是創造、創新的前奏,想像愈豐富,創造、創新的能力愈強。
在孩子小小的腦瓜裏,總裝著數不盡的奇特的想像,豐富著他的精神世界。作為父母,要鼓勵孩子異想天開、標新立異,當孩子天真地向父母發問或用自己的想像來解釋某些客觀事物時,父母不能一笑置之或隨意地推翻,而應正麵鼓勵並積極引導孩子大膽幻想,以發展其創造、創新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