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爸媽給鼓勵,孩子爭第一 讓孩子懂得勤奮是金
點到為智
即使孩子資質聰穎,缺乏後天的努力也是枉然。所以為人父母者,應該從小就引導孩子勤奮好學,以勤補拙。
“天才在於勤奮”這是一句眾所周知的名言。天才指那些有才能的人,這一切都來自於勤奮學習。天才就要學習,學習就要勤奮。勤奮是天才的基礎。
榮榮不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甚至比別的孩子看起來還顯得笨一點,別人學一節課就會的東西,榮榮也許會花兩節課才能弄明白。但是在學校,榮芝總是能考出好成績,常常拿著獎狀開心地向父母報喜。
別的父母都很奇怪,為什麼看上去不怎麼聰明的榮芝每次都能取得好成績呢?原來是因為榮榮媽媽良好教育的結果,她常常對榮榮說:“好成績都是努力得來的,其實別的孩子都沒你學得快,隻是他們都躲在家裏偷偷學呢,你要是和他們一樣勤奮努力你也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 ”
榮榮對媽媽的話深信不疑,做任何事情都十分努力。有時候,課堂上老師講的東西榮榮不太懂,下課後就把不懂的地方拿去問老師,作業錯了,就再做一次,直到做對為止。
榮榮的勤奮讓媽媽十分欣慰,也獲得了老師的喜愛,常常給榮榮不厭其煩的講解,因此榮榮的學習越來越棒,信心也越來越足,沒有人說榮榮是個笨孩子,人人都誇獎榮榮的勤奮與聰明。
世界上最寶貴的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質,還有一個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勤奮。作為父母,不要因自己孩子不聰明而氣餒,應該為孩子的不努力而擔心。始終記住偉大發明家愛迪生的一句話:“天才來自99%的勤奮和1%的靈感。”文學家說,勤奮是打開文學殿堂之門的一把鑰匙,科學家說勤奮能使人聰明,而政治家說勤奮是實現理想的基石。
什麼樣的學生能上北大?北京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專攻北大》課題組曾對500多名北京大學本科生的調查表明,自己的用功、勤奮排在第1位,25.7%的同學將他們考上北大的首要因素歸為這一項。在我國,勤奮有著悠久的曆史,到現在它已經成為我們傳統美德之一。從古到今這樣的例子枚不勝舉。孔子勤奮向老子問禮,成為萬世敬仰的聖人。童第周勤奮刻苦從全班倒數第一成為全校第一。“刺股懸梁”、“鑿壁借光”也無疑是使用了催化劑——勤奮。
美國著名女作家海倫?凱勒,在她小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使她雙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聽覺。當海倫7歲時,她的父母為她請來一位老師幫助她學習。但是,海倫看不見,也聽不見,如何學呢?這位老師想了一個辦法:先拿一個洋娃娃給她玩,然後在她的手心寫上洋娃娃這個詞,這樣海倫就知道了什麼叫洋娃娃。海倫很快就喜歡上這種學習的方法。從此以後,海倫就用這個方法來學習,她一個一個地記,日積月累,她學會了不少的詞。我們可以想想,海倫作為一個又聾又瞎的孩子,要記住這麼多詞她要克服多大的困難啊?但她不怕困難,以驚人的毅力學習著,最後終於成為了一位舉世聞名的作家。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都很優越,不必再 “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懸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好好學習。而且我們都是健康人,比海倫?凱勒強多了,隻要我們學會不怕困難,勤奮學習,就一定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