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一麵銀盾!”一位武士叫起來。
“胡說!那是一麵金盾!”另一位武士說。
“明明是一麵銀製的盾,你怎麼硬說是金盾呢?”
“你才強詞奪理,那明明是一麵金盾!”
“我們倆素不相識,你把銀盾說成金盾,是不是故意跟我過不去?”說罷,那看見銀盾的武士手握劍柄,準備決鬥。
“你才是故意與我為敵,明明是金盾,偏偏說成是銀盾!”那看見金盾的武士“刷”的一聲拔出劍來。
於是,兩位武士在樹林中拔劍出鞘,展開了慘烈的決鬥,最後兩人都受了致命的重傷。
當他們向前倒下的一刹那,才看清了樹上那個盾牌,一麵是金的,一麵是銀的。
我們的生命隻有幾十個年頭,卻因糾纏無聊瑣事而白白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光。試問時過境遷,還有誰會對這些瑣事感興趣呢?我們應當把我們的生命貢獻給有價值的事業和崇高的感情。
有時我們會被看到的現象欺騙,正如我們所聽到的一樣。眼睛和耳朵一樣可以騙人。有時換個角度,換個位置,我們會失去得更少,得到得更多。
6.4倒過來做
有些事按常規去做時,效果一般,可你略一動腦,倒過來做,效果會不同凡響。
有一位攝影界的人士,給大會拍集體照有些年頭了。照著照著出了新問題,開會的人隨著日月如梭轉眼上了年紀。一排排坐的站的,時間稍長不免犯困,即使不是閉目養神,也不時會眨眼睛。幾十個人,甚至上百口子,哢噠一聲照下來,就有睜眼的,有閉眼的。閉眼的看見玉照,自然不高興:我90%以上的時間都是睜著眼,你為什麼偏讓我照一副沒精打采的相?這不是歪曲我的形象嗎?
就拍照而言,形象是頭等大事,全靠修版也難。於是喊:“1,2,3!”但有的人偏偏到“3”字上堅持不住了,上眼皮找下眼皮,又是作閉目狀。真難辦。
這位先生換了一個思路,大獲成功。他請所有與會者全閉上眼,聽他的口令,同樣是喊“1,2,3”,在“3”字上一齊睜眼。果然,照片衝洗出來一看,一個閉眼的也沒有,全都顯得神采奕奕,比平時更精神。真是皆大歡喜。
換一個思路,有趣。換一個做法,有效,也更耐人尋味。
6.5擁有禪師般的心
禪師的心什麼樣?一顆大徹大悟的平常心。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些草籽吧,好難看啊。”徒弟說。“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大包草籽,叫弟子去播種。秋風突起,草籽飄舞,“不好了,許多草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沒關係,吹去者多半中空,撒下來也不會發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草籽,幾隻小鳥即來啄食,小和尚又急了。“沒關係,草籽本就多準備了,吃不完,”師父繼續翻著經書,“隨遇。”
半夜一陣大雨,小和尚衝進禪房:“這下完了,草籽被雨水衝走了!”“衝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正在打坐,眼睛都沒抬,“隨緣。”
半個多月過去了,光禿禿的禪院長出青苗,一些未播種的院角也泛出綠意,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師父背手禪院前,點點頭:“隨喜。”
禪師的這份平常心,看似隨意,其實是洞察世間先後的豁達。
胸懷平常心,有時能把事做得更多更好,因為他心無滯礙,像一個凡人那樣活著,像一個詩人那樣體驗,像一個哲人那樣思考,生活才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