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案 揚州城四命奇冤案 2 張雋生死纏少年赴廣東(1 / 2)

第十案 揚州城四命奇冤案 2 張雋生死纏少年赴廣東

時值初春,萬物複蘇,小草和楊柳樹剛剛吐出嫩綠的新芽,晴空萬裏,明淨如洗。張雋生是放浪慣了的,看見這般景致,心頭喜悅,哼著曲子晃晃蕩蕩往前行走。張雋生一出家門就好似出圈的野馬,直奔溫柔鄉而去。

本分的三姐哪裏知道雋生自有他的打算。他在家困了這半年,早已悶得不耐煩,正愁沒有借口出外消遣,便以此為由,要到妓院找那些情哥浪姐重溫歡夢,等到尋歡興盡,再前往嶽丈家中,回來隻需要報稱嶽丈病已見好,三姐心地實誠,諒她也看不出破綻。

張雋生的馬車七拐八拐,並未出城,直奔他去慣了的青樓——杏春樓而去。那杏春樓設在湖畔,前有碧波蕩漾,後通鄉路蜿蜒,四周綠柳環繞,腳下野花芬芳,是個極好去處。杏春樓是揚州城一處有名的青樓,樓內姑娘大都俊俏不俗,個個會琴棋唱曲,自然花銷也大。到這裏尋歡的多是巨商大賈及官宦家的浮浪子弟。

一見雋生下車,便有舊日幾個相好姑娘火辣辣地迎上來,紛紛嗔怪他為何多日不來,冷落了姐妹們。雋生忙將假意給嶽父母帶的幹鮮果品打開,請這些風流姑娘品嚐,算是致歉。有個俊姐顧不得解饞,拉起雋生便要上樓,其他姐妹則不依不饒,非要雋生陪大家一起談笑一會兒不可。

雋生這裏嬉鬧著,卻見一位年輕瀟灑的公子被一女子拉著走下樓而來。眾姐妹一見這位公子,紛紛上前圍了過去,七嘴八舌,與那公子搭話,熱切切地挽留,倒把雋生冷落在一旁,十分尷尬。雋生十分驚奇:這位俊哥是誰?竟如此引得眾姐妹如此青睞?便放眼望去。不看猶可,一見那公子,眼睛立時瞪大了。隻見那少年生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臉膛子也長得美,風度翩翩,瀟灑大方,粉突突桃腮生輝,鮮嫩嫩肌膚添香。本是男兒堆裏客,卻似巾幗一嬌娘。雋生覺得那公子果是儀表不俗,除了衣著華麗飄灑之外,那出凡超世的神態,那紅白得宜的氣色,那從容自信又俯仰有致的舉止,特別是那英俊兼有嫵媚的氣質,都使雋生瞠目。雋生在朦朧中仿佛看到了想象中的自己!又依稀是夢中的情人,頓時忘卻了被冷落的處境,竟神馳心往起來。

原來,張雋生是一個同性戀,見了美貌的男孩兒,比見到妓館裏那些風塵女子還要上心得很。今日見了這少年,雋生隻覺得魂不守舍,骨軟筋麻。

伴著公子的那名女子眼尖,早看出了雋生的心事,忙轉回身來對那位俊哥說:“快,兩位俊哥兒,我來給你們引見一下。”說罷,一手拉過一個,說道:“這位是張公子,本城名賈張樂的獨生寶貝兒;這位是於公子,廣東巨商的驕兒。我看二位俊哥兒今天相遇,是命中有緣!何不當著眾姐妹們的麵,結成金蘭兄弟?”

雋生與於公子四手相握,四目流盼,色迷迷,情切切,半日不肯分開,都有相見恨晚之歎。兩人俱是道中人,心有靈犀一點通,伸手相互捏摸了,如膠似漆,舍不得分開。

好久,雋生怔了過來,問道:“敢問公子大名,家住哪裏?”

那公子答道:“小生姓於名得水,安徽人氏,不知大哥尊姓大名?”

“我姓張名雋生,本地揚州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