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案 揚州城四命奇冤案 1 吳三姐不慎婚配淫蕩子(1 / 2)

第十案 揚州城四命奇冤案 1 吳三姐不慎婚配淫蕩子

明朝的皇帝們大多專製獨裁,窮奢極欲,淫蕩昏聵,影響得明朝的社會風俗也敗壞不堪。當明朝在風雨飄搖中走到窮途末路時,冤案也越出越多、越出越奇了。

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7年),曾發生了一個轟動全國的傳奇大案。

江蘇揚州城有個財主名叫張樂,20歲娶妻靳氏,生得一子取名雋生。

張樂早年做絲綢生意,以後改做茶葉生意,每年將江南一帶名茶向四方販運,生意十分紅火,積攢了萬貫家財。他年事漸高之時,名下田地房產已經不少,就不想再東奔西走,便在揚州城裏開了一號鋪麵很大的宜和茶莊,雇了幾個精明勤快的夥計,自己做起清閑的掌櫃來。張樂閑暇時間一多,便時常帶著獨生兒子雋生出入茶樓瓦肆,專往熱鬧去處去尋樂。裏麵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有朋友勸他別帶壞了雋生,他卻不以為然。他自信自己精明曆練,絕不會薰染壞了兒子。

由於張雋生是張樂膝下的獨生子,又生在富裕之家,是張家的寶貝疙瘩,張樂夫婦愛如掌上明珠寶。在生活上備受寵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吃精穿錦,披金戴銀,養成一身自私任性、惟我獨尊的品性。張樂雖也看在眼裏,也不以為然。

張樂非常重視對獨生子雋生的教養,曾延聘德高才雋的先生教他琴棋書畫。雋生七歲時開始上學讀書,不過,張樂預先同先生說明,切莫嚴督,聽其嬉戲,他覺得隻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頭腦靈活的兒子。那雋生倒也有些小聰明,雖然學習時心猿意馬,不過大體上也過得去,樣樣會一點,哄得張樂心滿意足,更自信自己生了個知書達禮又風流倜儻的兒子。

張雋生長到16歲時,容貌標致,美如冠玉,是江蘇揚州城裏一個著名的美男子、浪蕩子,他成天夥同一幫公子哥兒東遊西逛,專好出入於娼門妓館之內,有時還跟男孩子們搞雞奸之類的把戲,他不但做人家的同性戀對象,後來也去尋找自己的同性戀對象,經常在外停眠整宿,十天八日不回家。

張樂夫婦得知後,雖有勸誡,但兒子雋生全當成了耳旁風,照樣混跡於娼門妓館之內,遊戲玩耍,不務正業,不知不覺已經十九歲了。

張樂夫妻實在沒有辦法了,就尋思給兒子找個漂亮的媳婦,好拴住他的心。張樂對妻子靳氏說:“他在外邊見慣美色,必須找一個模樣標致的女孩兒。如果再利害些的,能叫他懼怕,不敢出門更好。”

張母非常同意丈夫的意見,於是夫婦二人逢人便講,托媒拉纖。等了些時日,門當戶對的倒是有,隻是模樣好的女子並不好找。及至打聽到模樣標致的女孩子,人家又嫌雋生放蕩,不肯結親。如此又耽擱了一年多,才有媒人主動找上門來,介紹了一個女孩子,家住揚州城外近郊,離張家有七八十裏,名叫吳三姐,是教書先生吳天佑的第三個女兒。

吳天佑是個教書先生,人品端正,老實厚道,膝下三女,又認了一個義子,名叫吳周。前兩個女兒都已經出閣,吳天佑夫婦現領著小女兒三姐和義子吳周生活,過得甚是和睦。吳天佑及老伴胡氏都是本分人,家中並不富裕,見張家家道殷實,自然是欣慰得很。如果三姐出了閣,吳天佑夫婦就隻剩下最後一樁心事,即是紿義子吳周娶上一房好媳婦,平生大事就算圓滿了。

吳三姐是百裏挑一的大美人兒,出落得端莊秀美,落雁羞花,煞是可愛,一張鵝蛋臉,高高的鼻梁,柳葉眉,大眼睛,櫻桃口,酒窩腮,十分動人。且知書達禮,非常孝敬二老。

張樂夫婦聽說後,非常高興,立即前去相看了,見三姐如此漂亮,心中暗自高興:我兒如果娶了這樣可人兒的媳婦,恐怕再也不會去沾染那些野花野草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