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說唱與歌謠 布依族盤歌
雲霧繚繞,山明水秀之間,晨起的第一縷陽光投進了吊腳樓裏,就像是一束打在舞台上的燈光,懸掛在火焰上的茶壺,正向外“突突”地冒著水蒸氣。古樸的桌子上正擺著香味四溢的三角耙、竹筒飯,熱氣騰騰的渣肉湯,還有香濃欲醉的糯米酒。吊腳樓旁邊的竹林中、小溪裏,鳥兒正歡快歌唱著,微風輕輕地撫摸著美麗勤勞的布依族姑娘們,有的在飛針走線,有的卷起褲腳在清澈見底的河水裏洗衣服,安寧、自然、恬靜。
這是一個依山傍水的民族,這也是一個沒有自己文字的民族。這裏就是中國布依盤歌第一鄉——六盤水市盤縣羊場鄉,居住在這裏的布依族同胞,用盤歌抒發內心的情感,用盤歌記錄日常的生活,用盤歌記載曆代的曆史,用盤歌傳承這裏的文明。
布依族盤歌伴隨著布依族的形成而產生,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廣泛流傳於北盤江流域的布依村寨中,傳承的曆史十分悠久、由於布依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隻能依靠歌聲來承載社會文明,傳承文化,而布依族盤歌就是布依族記載曆史、表達內心情感、教育子女、評判社會、記載日常生活的重要的工具之一。
布依族盤歌不僅僅記錄了布依族的起源,同時還記載了布依族的曆史。不僅如此,布依族盤歌還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見麵相會的時候相互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在布依族盤歌中就有一首叫《紛懂端》的歌曲,裏麵的歌詞就唱道:
過了大年是正月,過了正月是二月,這是艮古不變的真理。正如在春光明媚的正二月,到處都歡唱著能歌善舞的布依族青年男女。
你看,正月的風飄來,二月的風吹起,今天,姻緣之風連著我和你,讓我們有機會相會在這裏。此時,我們能夠相互傾言,相互傾語,如果我有情來你有意,希望你能以心相許。
曾幾何時,我們一個在天涯,一個在海角,相隔千萬裏,要見上一麵實在是困難無比,隻有這姻緣之風才讓我們走在一起。
從今往後,我會天天都想你。可在今後的某一天,你是否會讓我隻能遙想你綽約的身姿而淚流如雨;你是否會讓我舉頭望山,還能見青草靜靜相倚;低頭看地,還能見那稻穀依慰在田裏,而孤獨的我無論往哪都遇不上你。
你讓我的心是那樣的糾結雜亂,就像天上的浮雲交織在一起。天上的浮雲還會有飄散的一天,可對你的思念卻一直藏在我心裏,哪怕有一天我頭斷腰折,我也還會深深地想你、想你。
有關這一類的布依族盤歌充分體現了布依族人民崇尚戀愛婚姻自由、追求男女平等、遵循倫理道德的優良傳統和憧憬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
布依族盤歌是采用原生態的布依語創作並進行廣泛傳唱的一種民間文學作品,是布依族人民的口傳史詩。布依族盤歌依照布依族的民族起源、發展、變更和遷徙等為線索,詳細記錄了布依族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動,還仔細描述布依族人民聚居地區的自然生態、人文景觀、風土人情,介紹布依族婚喪嫁娶的風俗習慣和民族傳統文化,勸導布依族同胞助人為樂,發展生產,激發布依族人民同胞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心。
采用布依語傳唱,是布依族盤歌進行傳承的基本特征之一。作為敘事長詩,布依族盤歌本該更多地采用朗讀的形式,可是實際上大部分的時候都是采取演唱的方式。用於演唱布依族盤歌的曲調有很多種,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區域的人在演唱不同段落的時候各自都會選用相應的曲調。布依族盤歌既可以獨唱,也可以相互對唱,同時還可以一個人領唱眾人一起合唱,領唱者主要演唱詩詞的內容,眾人則是演唱襯詞的部分。並且大多都是采用“喜調”、“老人調”、“悲調”等敘事調進行傳唱。
布依族盤歌主要流傳於貴州省境內廣大布依族地區,以盤縣羊場鄉境內的布依族盤歌最具有代表性。布依族盤歌通常在不固定的時間、不固定的場合進行演唱,有的時候是一個人獨唱,有的時候是兩個人對唱,也有的時候是一個人領唱眾人合唱。布依族的人民隻要高興,隨時隨地就可以演唱布依族盤歌,姑娘們在繡花的時候可以唱,人們在勞動的時候可以唱,男女青年在相會的時候可以唱,老人在喝酒的時候也可以唱。然而,布依族盤歌最為盛行和最為傳統的演唱還是在婚禮上麵,男方家所邀請的迎親男歌師“報鬆”和女歌師“亞鬆”,要和女方家所請的男女歌師展開布依族盤歌的對唱,歌聲婉轉動聽,悅耳動人,給一對新人的婚禮增添了無限的喜慶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