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高懸廉政意識,收獲安康人生 保持高尚的品德
高尚的品德是領導做好本職工作的立身之本。毛澤東半個世紀前就在《紀念白求恩》中提倡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今天這仍應成為領導幹部的座右銘。
領導者的品德是決定領導自身價值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麵,也是領導者魅力的重要源泉。夏爾·戴高樂就說過:“那些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會放射出磁石般的力量,對於追隨他們的人來說,他們是最終目標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具有高尚品德的領導,下屬會從內心深處感到跟隨這樣的領導是一種榮耀,一種快樂,一種幸福,下屬會傾心擁戴這樣的領導而且願與之共謀大業。
組織工作的開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的個人魅力,一名領導的工作能力再強,沒有高尚的品德,也難以服眾。從這個角度講,領導的個人品德直接影響到組織的執行力,因此,領導者要加強自身修養,保持高尚的品德。
俗話講“德高望重”,領導者如果具有高尚的品德,如:正直、誠實、謙虛、果斷、樂於助人等,可以在無形當中擴大自己的個人權力影響力,很多工作任務領導可能還沒分配下去,下屬已主動完成;反之,不良的品德,如:虛偽、悲觀、武斷等會使領導的個人權力影響力消減,當下屬對領導的人品產生懷疑時,他可能千方百計地與之對著幹,甚至關鍵時刻拒不服從命令。品德高尚的領導者就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下屬,以自身的品德在組織內產生強烈的影響力,使自己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仿效的楷模。這是職位權力無法比擬的一種強大的影響力。
中國有古語雲:“服人者,以德服為上,才服為中,力服為下。”把才服放在德服之下,這種思想是正確的。著名詩人但丁也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如果說領導已經具有了某些才智與能力,保持高尚的品德,就能讓他成為德才兼備的極品領導。
有些領導者迷信職務權力,認為憑借職權就可以使下屬歸服,特別是在事業單位,這種思想意識就更濃,其實這隻是服權,帶有強製性,下級不得不從;而不是服人,其產生的力量極其脆弱,一旦下級的才能超過自己,或者自己在工作中出現重大失誤時,這種威信就會動搖,甚至消失。職位權力確實可以讓下級“口服”,但不能讓其“心服”。正如孟子在《公孫醜章句上》中所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我國是一個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的國家,儒家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第一位就是要“修身”,然後才能談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在中國,下屬往往難以容忍接受一個雖然能力較強但品德不良的領導。在下屬接受領導都已經成了問題的情況下,領導者的績效就更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