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與人和諧相處的十二個秘訣 23間接委婉地指出他人的錯誤(2 / 2)

對於那些在批評麵前感到非常憤怒的人,假如你間接地使他們去麵對自己的錯誤,便會產生

非常神奇的效果。羅得島溫沙克的瑪姬·傑格在我們的課程中提到,她怎樣使得一群懶惰的

建築工人,在幫她蓋完房子之後清理幹淨的事例:

剛開始的幾天,當傑格太太下班回家之後,發現滿院子都是鋸屑。她不想去跟工人們抗議,

因為他們的工程做得很好。等工人離開之後,她與孩子們把這些碎木塊撿起來,並整整齊齊

地堆放在屋角。第二天早晨,她對領班說:“我很高興昨天晚上的草地上這麼幹淨,又沒有

冒犯到鄰居。”從那天起,工人們每天都把木屑撿起來堆好放在一邊,領班也每天都來,看

看草地的狀況。

在後備軍和正規軍訓練人員之間,最大的不同的就是理發,後備軍人認為他們是老百姓,因

此非常痛恨把他們的頭發剪短。

陸軍第542分校的士官長哈雷·凱塞,當他帶了一群後備軍官時,他認為自己要解決

這個問題,他也可以向他的部隊吼幾聲或威脅他們。但他不想直接說他要說的話。

他開始說了,“各位先生們,你們全是領導者。當你以教官身份來領導別人時,那就再有效

不過了。你必須為尊敬你的人做榜樣。你們應該了解軍隊對理發的規定。我今天也要去理發

了,而它卻比某些人的頭發要短得多了。你們可以對著鏡子看看,你想做個榜樣的話,是不

是需要理發了,我們會幫你安排時間到營區理發部理發。”

結果有幾個人自願到鏡子前看了看,然後下午到理發部去按規定理發。

第二天早晨,凱塞士官長講評時說,他已經看到隊伍中有些人已具備了領導者的氣質。

在1887年3月8日,美國最偉大動人的牧師及演說家亨利·華德·華奇爾逝世

。就在那個禮拜天,萊曼·阿伯特應邀向那些因華奇爾的去世而哀傷不語的牧師們演說。

他急於作最佳表現,因此把他的講道辭寫了又改,改了又寫,並像大作家福樓拜那樣加以

潤色。然後他讀給他妻子聽,講道辭其實寫得就像大部分寫好的演說那樣枯燥無味。如果她

不懂得間接委婉,她也許就會說:“萊曼,你寫得真是糟糕!你會使所有的聽眾都睡著的,

讀起來就

像一部百科全書似的。你為什麼不像普通人那樣說話?為什麼不表現得自然一些?如果你念

出像這樣的一篇東西,隻會自取其辱。”

她“也許”會這麼說。實際上,她隻說:“這篇講稿如登在《北美評論》雜誌上,將是一篇

非常好

的文章。”也就是說,她稱讚了這篇講稿,但同時很巧妙地暗示出,如果用這篇講稿來演說

將不會有什麼好效果。萊曼·阿拉特懂得她的意思是什麼。於是把他細心準備的原稿撕破了

,後來講道時甚至不用筆記。

要改變一個人的立場同時不傷感情、不引起憎恨,第二十三個技巧是:

“間接地提醒他人注意他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