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層出不窮,誰都不敢接下那個職位,為了替該職位覓得一個強悍有力的人選,他寫了封
信給新罕普敦的劉易斯·路易士,專程把他請到他辦公室裏商量。
當劉易斯站在他麵前的時候,他高興地說:“你去主持辛辛監獄,怎樣?他們那兒需要一個
有經驗的人。”
劉易斯·路易士特別為難。他深知辛辛監獄的危險。這是一項政治性的職位,那裏會隨時受
到政治變化的影響。監獄長走馬燈似地更換——其中有一個隻幹了3個星期。他的確須要考
慮他的前途。這是否值得冒險?
史密斯看到他猶豫不決,因此往椅背上一靠,露出笑容。
“年輕人!我知道這差事不好幹,所以我才精挑細選,找了你這個個中好手來擔任。”
經他這麼一捧,路易士果然立刻被激起挑戰意識,決定接下這苦差事,讓對方瞧瞧他的膽識
。
他一直沒有離開,成了當代最傑出的監獄長。他的著作,《辛辛二萬年》,賣了數十萬冊。
他曾在電台裏廣播,他的監獄生活的故事也被改編成十幾部電影。而他對罪犯很“人性化”
,在監獄改革上帶來了奇跡式的轉變。
火石橡膠公司的創辦人哈維·懷爾史東曾說:“單單用錢作誘因,絕對聚集不了一流人才。
真正的人才,本身就對競爭不遺餘力,不需要任何誘因。”
行為科學家弗瑞德瑞克·侯茲柏也同意這種說法。他深入研究了幾千名從工人
到高級經理的工作態度。你以為他所發現到激勵工作的最大因素是什麼?工作上具有刺激性
?鈔票?良好的工作環境?福利?不是,全都不是。激勵人們工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工作本
身。假如工作令人興奮和有趣,工作的人就會渴望去做,而且努力把工作做好。
任何人如果想成為一個企業的領袖,或者在某項事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功,首要的條件是要有
一種鑒別人才的眼光。可以識別出他人的優點,並在自己的事業道路上利用他們的這些優點
。
一位商界著名人物、也是銀行界的領袖說過:“我的成功得益於鑒別人才的眼力。”這種眼
力使得他可以把每一個職員都安排到恰當的位置上,並且他還努力使員工們知道他們所擔任
的位置對於整個事業的重大意義。這樣一來,這些員工無需人的監督,就可以把事情辦得有
條有理、十分妥當。
但是,鑒別人才的眼力並不是人人都有。很多經營者的失敗都是因為他們缺乏鑒別眼力,他
們經常把工作分派給不適宜的人去做。他們本身盡管工作非常努力,但他們經常對能力平庸
的人委以重任,卻反而冷落了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使他們埋沒在角落裏。
其實,他們一點都不明白,一個所謂的人才,不可能樣樣精通,很可能隻是在某一方麵比較
出
色。比如說,人們有時會把一個擅長寫文章的人,看作一個幹才,以為他從事管理工作也一
定不錯。實際上,一個人能否做一個合格的管理人員,與他是否會寫文章是沒有必然聯係的
。
他必須在分配資源、製定計劃、安排工作、組織控製等方麵有專門的技能,但這些技能並不
是一個善寫文章的人就一定具備的。
世上成千上萬的經商失敗者,都壞在他們把許多不適宜的工作加在雇員的肩上,而不管他們
是否勝任、是否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