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許多人幫助他人並不指望得到回報,但對於接受幫助的人來說,及時而主動地表示真誠的感謝是最起碼的回報。及時主動地表示感謝,說明你對他人的幫助非常重視,說明你尊重他人的給予和付出,也說明你是一個性格爽直、懂得人情的人,它有助於進一步加深彼此的感情。從這一刻起,請真誠地對那些幫助過你的人道謝吧!
一句“對不起”,化解“大難題”
如今,似乎社會物質文明越發達,說“對不起”的人越罕見。人行道上,騎車人大聲吆喝,“嘿!讓一讓!靠邊兒”,特別普遍;在服務場所,大喊一聲“喂”,十分盛行;出現糾紛,大打出手、破口大罵、以勢壓人,是一種常態,而“對不起”這一句能化解很多矛盾的話卻一直被封存。
在擁擠的車流中,一輛自行車不小心碰了一下另一輛自行車。倆人四目相望,都不出聲。“怎麼騎車的哪?”一個終於忍不住說。“我正常騎。”“你幹嗎撞我?”“你會不會騎車?”“去你的!”“你罵人?!”兩人你一句我一句,最後還下了車像角鬥士一般在大街上鬥毆起來,交通一時被堵,有急事的隻好繞道行駛。直到110來了,帶回了警察局,兩個人才逐漸平息。
其實這原本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隻要一方先說一句“對不起”,矛盾就會化解,可惜,人們都忘記了這一句“對不起”。每個人都有不足,都有說錯話、辦錯事的時候,不論是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矛盾,都可以說一句:“對不起,請原諒,都是我的錯。”是你的錯,先道歉是應該的,對方也不好說什麼;不是你的錯,對方會感到慚愧,更不會說什麼。於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有了錯還千方百計地遮掩,死不承認,不僅沒麵子,小矛盾也會變成大難題。
在一條狹窄的路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許多車輛都停滯不前。一位女士在路邊攤上買好水果後剛要轉身離開,不想身邊一輛電動自行車飛馳而過,車把刮到了她的衣服,她仰天摔在地上,車主連忙驚慌地下車。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位女士從地上爬起,連忙向那位青年車主道歉:“對不起啊,是我不小心,害你差點摔倒,實在對不起。”騎車的青年不知如何是好,羞得滿臉通紅,說話也變得結結巴巴:“大姐,說對不起的應該是我,我車速太快,這裏人多,太不應該了。”就這樣,兩人互相道歉起來。最後,青年從旁邊水果攤上買了一箱水果,硬是讓大姐收下。兩個人沒有發生任何不愉快,沒有一句罵詞,也沒有一個不雅的動作,客客氣氣地分了手。
這位大姐雖然一個轉身被刮倒,卻先行道歉,一聲“對不起”,使騎車的青年又是道歉,又是買水果,還將安全行駛牢記於心,原本一場可能的鬧劇也就演成了一出皆大歡喜的喜劇。
街頭、商店、公司,甚至家庭成員之間,一切與人交往的場合、社會禮儀中,大家都應該善於說“對不起”。地鐵裏、行走中踩了別人腳說“對不起”,街上向人問路說“對不起,打擾了”,向售貨員詢問商品說“對不起,請問一下啊……”,工作中請同事幫忙說“對不起,能不能請你……”,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輕鬆愉快許多。
說對不起並不是丟臉的事,“對不起”不一定是認錯、認罪,也不隻是道歉、自責,更多是招呼,是溝通,是與人打交道的前奏,是緩和矛盾的工具,是化解難題的鑰匙。處理矛盾時,誓死不說對不起隻會讓雙方都陷入無法回旋的境地,給人際交往帶來極大的障礙。做人應該將“對不起”看得比“謝謝”還重要,因為“謝謝”也許能為你錦上添花,“對不起”卻可以幫你化解難題。
謙卑讓你擁有好人緣
宴席中,無論敬別人酒,還是接受別人的敬酒,碰杯時,自己的酒杯都應該有意識地比對方的杯子低,這是一種謙遜的表示。不太懂得這方麵禮儀的年輕人,都是大大咧咧地胡亂一碰,不管高低,酒杯一舉,就仰著脖子灌下。這在熟人間倒沒人計較,要是在應酬的場合恐怕就會被認為是驕傲、不懂事了。
懂得謙卑的年輕人是最受人歡迎的。即使你能力出眾,社會和工作經驗未必足夠,這就要虛心向周圍的同事學習,特別是一些老員工。你謙卑的態度會自然地帶給別人優越感,在別人不拒絕與你相處的情況下,你就可以盡情地偷師學藝了。不管是事業如日中天還是老板眼裏的職場紅人,想要在職場中發展得順風順水,更上一層樓,就離不開良好的人際關係。低調處事,謙虛做人,避免與人爭論,不批評、指責、抱怨他人,這些則是職場中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不二法則。不懂得謙卑,不懂得尊重別人,代價很可能就是自己苦心經營的職業前途。
菲菲是某高校的MBA,在一家外資公司工作。菲菲雖然進入公司不到兩年,可管理能力出眾,對市場的規劃明確,使得公司效益連續翻番。她開始沾沾自喜,在同事們麵前也是一副趾高氣揚、高高在上的樣子,在公司任何人麵前都覺得高人一等,最後甚至連董事長和總經理也不放在眼裏。有一次開會,菲菲和總經理意見有分歧,董事長見狀出來說了句圓場的話,沒想到菲菲當著眾人的麵大聲地說道:“你懂什麼,你根本就不了解情況!”弄得董事長很沒麵子,對菲菲的表現非常不滿。過了不久,人力資源經理找菲菲談話,告訴她要想繼續幹,就要服從公司的規矩,尊重老板,否則就自己走人,菲菲憤然離職。半年後,菲菲找工作屢屢遭拒,這才意識到自己衝動離職是多麼的不理智,當年高傲的自己,竟然變成了職場中無人問津的角色,她已經為自己的不知謙卑埋了單。
不懂得謙卑的人,必然不會受別人的歡迎。職場中人工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否能為公司所用,才是老板真正的心思所在。工作如此,人生亦如此,不知謙卑的人隻會不停地得罪周圍的人,難以擁有和諧的人際關係,工作上也會寸步難行。現代社會中,無論哪方麵的競爭都要依靠團結協作,個人能力再強也隻能代表個人,沒有團隊合作終將難有大作為。而誰會願意和一個隻會耍大牌的人合作呢?成為孤家寡人,就基本失去了立足的空間。不知謙卑,不僅不容於老板,也不容於他人,無論做什麼,失敗是遲早的事。
要想達到能力和人際的完美結合,就必須做到謙卑。謙卑,是有自知之明的體現。正所謂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三人行,必有我師。放低自己的杯子,絕不是矯揉造作,而是對於社會、對於人生、更是對於自己的清醒認識。君子貴在自知,越飽滿的麥穗,頭低得越低。這樣的修為,不是一日兩日就夠做到的。謙卑,從放低自己的姿態開始,平和地守住自我,就是不可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