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防身篇 5. 頻繁換馬,牽製親信——要給自己留後路(2 / 2)

丘神勣被殺之後,來俊臣就把矛頭指向了周興。於是,有人便寫了一封密信,告發周興與丘神勣共同謀反。武則天想要用一派去處理另一派,所以,便命令來俊臣審理此案。來俊臣明白武則天的用意,想要抓住機會,治周興於死地。

他知道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很難讓他說實話的。可如果查不出結果,也無法交差,他苦苦思索了半天,終於想出一條妙計:先請周興吃飯,然後用他自己發明的殘酷刑法,對他展開心理攻勢,從而達到讓他認罪的目的,這就是成語“請君入甕”的來曆。

在周興被控告的同時,索元禮也被人指控。不過,他的罪名是貪汙受賄。索元禮入獄之後,並沒有招供,而是持抗拒態度。於是,來俊臣就說:“拿索公的鐵籠來。” 索元禮立即認罪了。

來俊臣對待周興的方法是請君入甕,對待索元禮的方法是“請君入籠”。甕和籠都是他們自己設計的刑具,現在也算是還治其身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來俊臣的高明之處,他刑訊時,不一定用殘忍的酷刑,那樣對一些軟弱的人可能奏效,但對那些硬漢就未必有效了。而且,刑訊容易留下痕跡,如果日後犯人翻案,那是最好的證據;如果用刑太重,把犯人整死了,也不好向女皇交代。所以,他更喜歡用心理戰術,在刑訊之前先把犯人的意誌摧垮,這叫不戰而屈人之兵。

在收拾了老資格的酷吏周興之後,同樣也是酷吏的來俊臣並沒有產生兔死狐悲的想法。他覺得自己有兩大優勢,一定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第一,他忠誠於皇帝。來俊臣在自己的名著《羅織經》裏首先就講忠君:“雖至親亦忍絕,縱為惡亦不讓。”也就是可以置倫常於不顧,置良心於不顧。隻要是有利於皇帝,他什麼都可以幹。如果一個人主動把自己置於狗的位置上,難道他還不能討得主人的喜歡嗎?

第二是專業素質高。他把刑訊逼供已經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了,連周興這樣的老手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更何況其他人了。延載元年也就是694年,來俊臣因為貪汙被貶官,可沒過多久,就被武則天重新起用,這就更堅定了他的信心。他覺得武則天既然用得著他,便開始飄飄然,他更加胡作非為了。

由於他任意奪人妻女,肆意陷害大臣,使朝廷上下人人自危。這還不算,他連武則天僅存的幾個親人都惦記上了。他跑到武則天跟前,說她的兒女、侄子們全都不可靠。他這樣像瘋狗一樣亂咬人,能不招人恨嗎?如果一個人讓所有的人都記恨,也就沒什麼好下場了。可是,真正讓來俊臣遭到滅頂之災的並不是他的仇家,而是他的下屬衛遂忠。

武則天為了鞏固她的統治,重用酷吏,實行鐵血政策,打擊潛在的政治敵人,以此來穩定政局。但她絕對不會讓他們長期把持權力,一旦發現他們權勢過重,就會將他們拉下馬。

對內部親信搞牽製,是武則天慣用的一招。喜歡大權獨攬的她,對一線掌權的人員總是不放心,所以,她經常在其背後安插替補隊員。而且,對這些替補隊員,或暗中保護,或明裏提拔,保持對一線的警示,必要時換馬。

【則天上位術】 不斷變換行事作風:給己留條後路法

我們在工作過程中,如果能夠不斷改變自己的方式方法,就會迷惑人們,尤其是迷惑我們的敵手。因為這樣會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捕殺按直線飛行的鳥兒容易,捕殺變換飛行路線的鳥兒卻很難。凡事重做兩次,別人就會識破機關,所以必須不斷變換行事作風,才不會讓敵手牽著鼻子走,才能時時給自己留條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