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防身篇 4.冷麵寡情,嚴守江山——謹慎行事,不留把柄(2 / 2)

這一番話讓武則天茅塞頓開,她說:“沒錯,裴炎就是心懷不軌,想要造反,把裴炎給我抓起來。”一代權臣裴炎就這樣成了階下囚。

顧命大臣裴炎被抓起來了,朝中大臣馬上就分成了兩派了:一派是支持武則天,說裴炎確實是造反了。一派是支持裴炎,說他絕對不可能反。而且支持裴炎的這些人,人多勢眾,領頭的還是兩個宰相。他們給武則天上疏說“炎,社稷元臣,有功於國,悉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敢明其不反。” 意思是說:裴炎是一個社稷老臣,為國家建立過功勳,他兢兢業業為地國家服務,我們敢保證他絕對不會謀反。

武則天就說“炎,反有端,顧卿不知耳。”意思是說:裴炎謀反是有跡象、有證據的,隻是你們不知道罷了。由於她的這個理由不具備說服力,所以大臣們不依不饒說:“若裴炎為反,則臣等亦反也。”意思是說如果裴炎謀反的話,那麼,我們這些人也都謀反了。武則天的回答挺有意思,她說“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

裴炎在酷吏的嚴刑審訊下,受刑不過,就招出了一樁事實:他見李旦雖然當了皇帝,但是一直沒有親政,便想為他打抱不平。九月間,他想趁武則天出遊龍門的時候,領兵突襲,把武則天抓起來,逼她把權力交出來,還政於天子。沒想到,這天老是下雨,最後武則天就取消了龍門之行。於是,這事也就不了了之。而後,他又承認自己與徐敬業裏應外合,企圖逼武則天讓李旦返政。於是,裴炎被打入死牢。

武則天始終也沒拿出證明裴炎謀反的直接證據,但她還是把裴炎給處死了。在查抄裴炎家產的時候人們發現,他雖官居宰相,但家無餘儲,而且從來沒有以權謀私,提拔自己的親朋好友。既然他沒有謀反,而且又清正廉潔,那麼,武則天為什麼一定要殺死他呢?

其實,此時武則天的理想已經發生了變化,她要當一個大權獨攬的皇帝。而裴炎的理想是當一個權臣。這兩個人的人生理想是互不相容的,他們從合作到決裂,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武則天必須要把裴炎消滅掉,謀不謀反隻是一個借口而已,並不重要。

裴炎被處死之後,事情並沒有就結束。因為武則天怕那些為他鳴冤叫屈的大臣,成為她以後勢力上升的障礙。所以,她把那些大臣,包括兩個宰相,都被貶到地方去了,有些很快就死去了,文官這邊誰也不敢說話了。可是,文官是搞定了,還有武將呢,武將裏頭也有支持裴炎的,為了掃除障礙,她決不能手軟。

她下手的第一個人就是左武衛大將軍程務挺。他曾給武則天立過功,而且他抗擊突厥,作戰非常勇敢,是唐朝北方的一棵擎天大柱。那麼,武則天為什麼要殺他呢?因為,程務挺是裴炎的好朋友,而且在裴炎下獄之後,他曾上書為裴炎辯冤。

程務挺的死在朝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朝臣們暗地裏為這位忠勇為國的名將惋惜、鳴不平。雖然武則天知道他沒有謀反,偶爾也會記起他的一些戰績,但她並沒有因殺了程務挺而後悔。在她看來,皇權就要用鐵的手腕來維護,哪怕是錯殺,她也在所不惜。

無論是哪個統治者,對那些手握重兵的將領都是心存疑慮的。所以,武則天把程務挺也給解決掉了。裴炎和程務挺一文一武,都是朝廷裏的顯赫人物,武則天把他們這些對自己統治不利的人都給清洗掉了。朝廷裏就再也沒有反對她的聲音了,這時候,她終於可以完完整整地控製朝廷了。

武則天能夠從一個出身低微的弱女子,一步步地登上權力的巔峰,除了她的傑出的政治智慧外,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鐵腕般的震懾力 。隻有謹慎行事,冷麵寡情,才能守住自己一步步建立起來的政權。

【則天上位術】謹慎行事:不留把柄法

聰明的人能夠事無巨細地審察,對特別深奧或可疑的事情,尤其詳加斟酌,有時則能通過現象看到本質。所以,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不會給別人留下把柄,很容易成功。

有些人之所以會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思考。由於對事情的思考不夠,既看不出其利,也看不出其弊,就匆忙行事,最終導致失敗。所以,我們在遇到事情時,一定要深思熟慮、謹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