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審勢篇 5.平定朝鮮,幹練果決——趁熱打鐵,擴大影響(2 / 2)

此時,高麗軍隊包圍了郎將劉仁願留守的原百濟都城。武則天果斷派遣檢校劉仁軌率部入朝,往救劉仁願。劉仁軌是唐初宿儒名將,博學多才。他入朝迅速解了劉仁願之圍,於熊津口結陣,等候高句麗主戰場上的消息。

武則天在大臣們的建議下,派任雅相和蘇定方率軍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蘇定方率軍入朝,連戰皆捷,遂圍平壤。任雅相率軍與高句麗統帥蓋蘇文在鴨綠江交戰,曾敗高麗軍。但因任雅相病歿軍中,蘇定方久圍平壤不下,武後隻得命他們回師。隻留下劉仁軌、劉仁願駐守熊津口。

尤朔二年七月,百濟殘軍再叛,並向日本請表援軍進攻劉仁軌和劉仁願。兩軍交戰於白江,四次戰役唐軍全部獲勝,燒毀日本戰船四百多艘,劉仁願奉命回國。劉仁軌率士兵在百濟統計戶口、恢複生產,積糧備戰,百濟人大悅,全境各安其業。

乾封元年也就是666年五月,高句麗統帥蓋蘇文死,內部發生變亂。武則天認為這是平定朝鮮的大好機會,立刻派兵東征。委任契苾何力、龐同善、高侃、薛仁貴等幾位大將軍,各帶人馬,分路進發,決心一舉平定朝鮮。

已是76歲高齡的老將李勣,率領部隊直抵,高句麗西部的重要舉事據點新城。他命軍隊登上城廂高山,俯瞰發箭,城守軍官懼怕,開城投降。隨後,李勣催軍急進,接連攻下高句麗十六座城。

總章元年也就是668年二月,薛仁貴僅率三千人馬進攻扶餘城,與該城守軍萬餘人大戰,並大獲全勝。周圍四十多座城一聽到薛仁貴的大名,紛紛開城投降。李勣又指揮大軍包圍平壤,幾個月後,敵軍已無力再戰,九月十二日,高句麗僧信誠打開城門,唐軍衝進城中,俘男建,高句麗全部平定。

總章元年十月,唐軍勝利回長安。十二月,高宗和武則天,在龍首山的含元殿舉行了受降儀式,赦免了高麗王高藏等君臣,並封授了唐官。高麗五部、六十九萬戶,分置九個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個縣,以安東都護府統轄。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自此,高句麗國家不再存在於世。作為大唐天子的高宗李治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父皇李世民的遺願。

從平定朝鮮的戰役中,我們可以看到武則天卓越的軍事謀略。她出兵果決,知人善任,不管是對將領的調度,還是對戰事的分析都特別得當。這正是大唐當時取得軍事勝利的關鍵因素。

【則天上位術】趁熱打鐵:擴大影響法

俗話說: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對於一些放於眼前的機遇同樣適合。條件都是相對的,主要在於個人如何把握。武則天在高宗生病期間,不僅把握住了參與朝政的機會,而且還趁熱打鐵,親自指揮了平定朝鮮的戰役,成功地顯示出自己卓越的軍事謀略。

生活中,我們常會碰到一些無法預料的事情,但這些事情也是非常難得的機遇。那些眼光獨到,反應敏捷的商人往往會利用意外事件,不失時機地開展宣傳活動,以取得加倍的促銷效果。有的人還故意製造一些轟動性的新聞事件,引起社會輿論和公眾的關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