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審勢篇 6.“二聖”臨朝,博弈權力——乘時竊勢是良策(1 / 2)

第六章 女人應學武皇之審勢篇 6.“二聖”臨朝,博弈權力——乘時竊勢是良策

雖然廢後風波被武則天成功地化解了,還順便把上官儀和李忠送上了西天,可武則天卻絲毫高興不起來。她原以為,當皇後已經是一個女人榮耀的頂點。現在看來,這個尊貴的身份仍然不能給她足夠的保障。身家性命原來製造皇帝的一念之間。這件事讓她沒有了安全感,她開始反思,怎樣才能有效地運用手中的權力來保護自己,從此不再受任何人的擺布呢?於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她向高宗提出了垂簾聽政的要求,高宗的反映如何呢?

一場廢後風波有驚無險地解決了,武則天不愧是個善於利用機會的人,她不僅成功地化解了自身的危機,還順便把上官儀和原太子李忠送上了西天。上官儀事件看似就這麼翻過去了,帝後又重新恢複了和諧的關係,但是在武則天的內心已經悄悄發生了一次強震,內心更加缺乏安全感。

她原以為,當皇後已經是一個女人榮耀的頂點。現在看來,這個尊貴的身份仍然不能給她足夠的保障,皇後的權力是那麼的脆弱,隻要李治心裏稍微發生點變化,自己可能就被打回原形,這讓她感到不寒而栗。,為了保護自己,鞏固自己的地位,她開始為自己的權力尋求更多的保證,皇後的位子已經不能再滿足她的胃口了。

於是,她就開始跟李總推心置腹地進行談話。她說:“陛下,您是個好皇帝,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但您有一個弱點,就是耳根軟心活,容易拿不定注意,受別人左右。您哪裏是真的想廢掉我呀,但是上官儀在您哪裏一挑唆,您就把握不住了,差一點就把我廢了。都怪我平時不太注意,讓您生氣了。為了不再出現這樣的問題,以後讓我陪著您一塊上朝吧,這樣我可以幫您分析分析,您就不會魯莽行事了。”

武則天明確提出了和唐高宗一起臨朝聽政的要求。而垂簾聽政一般是太後幹的事,並且是針對年紀太小沒有執政能力的小皇帝而設置的。她這麼做,不是鄙視李治嗎?這麼過分的要求李治能答應嗎?

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武則天還真做到了。對於武則天那一番善解風情的談話,懦弱的李治居然產生了愧疚心理,正不知該怎麼向老婆大人賠罪呢。而且武則天這些年在他心裏已經牢牢地樹立起了妻子、參謀加姐姐的地位,李治覺得很難再拒絕她的任何要求,於是就同意了她的建議。

其實,高宗之所以能如此順利地答應武則天臨朝,也是受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風氣的影響。從北朝以來,受鮮卑等少數民族的影響,家庭主婦的地位空前高漲,常常是內外兼顧。隋文帝時期,每次上朝,獨孤皇後必定同輦相隨,令宦官侍立於文帝身旁,大事小情,隨時傳報。文帝退朝,皇後再車駕同返。

早朝時,百官驚異地發現,在高宗皇帝禦榻的旁邊,吊起了一扇翠簾。翠簾後麵,一個身穿朝服的女人的身影若隱若現。就這樣,從麟德元年也就是664年到鹹亨四年也就是673年,高宗與武後同時臨朝。高宗每次上朝,武後垂簾於禦座後。由於唐代人管皇帝叫“聖人”,現在帝後共同臨朝掌政,所以人們就把他們合稱“二聖”, 武則天在稱呼上再升一級,與高宗並稱,而且日日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