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手腕篇——黑白一體,整合八方 6.做大事全靠真本事(1 / 2)

第七章,手腕篇——黑白一體,整合八方 6.做大事全靠真本事

曹操幾乎是白手起家,但是卻能夠開創他的霸王之路,這其中他非常的手腕和真才實學絕不是吹噓的。

從他拒絕董卓的推薦,就是看出董卓不得人心,他日必敗。他不願與這條看上去很強大的船一起沉下去。這表明他的見識確實高人一等。因此他從洛陽城跑出來,看見董卓發布的緝拿令,一路上他變姓改名,直到陳留才喘一口氣,經過變賣產,湊成三千人的“隊伍”,這就是他起家的老本。

但區區幾千人馬,如何能抗百萬大軍?他寄希望於各路諸侯,但諸侯們都看重自己的血本,不聽他的,皆觀望不前,隻有曹操孤軍奮戰。在汴水兵敗於董卓後,回到酸棗大本營,對各路同盟仍抱有希望,並仍作過鼓動,且談及自己的戰略設想。占據險要,成多路合擊之勢以威懾稱霸長安的董卓,使其不戰自敗。但仍然無濟於事,而且各路將領很快由摩擦而火並,走上各自發展、割據一方的道路。

此時的曹操非常想借討伐董卓這個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壯大自己的力量。血氣方剛、充滿激情的他,苦於實力懸殊,不得要領,一身本事卻不得發揮。

正在曹操不知所挫的時候,鮑信向曹操建議道:眼下聯盟已散,袁紹卻以盟主的身份乘勢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勢必造成新的禍亂。如果現在想除掉他,我們還沒有力量,可能還會遭到危險,不如先向黃河以南發展。

曹操覺得這個建議非常好,立即實施。這樣,曹操必須盡快找到安身之地,為他的事業,為他的抱負,尤其為他拉起一支不大不小的隊伍。然而,當時群雄割據,寸土必爭,想要建立自己的力量,絕沒有那麼容易。

其實,當關東各郡起兵討伐董卓,陳兵滎陽、河內一帶時,青州一帶的黃巾軍和河北黑山軍,百萬之眾以燎原之勢發展。黑山軍攻鄴城(故城在今河北I陸漳),又南渡黃河攻東郡(故城在今河南濮陽市西南),東郡太守王肱不敵義軍。經袁紹推薦,曹操接替了王肱。這樣就給了曹操在河南、山東發展勢力提供了條件。

對於曹操的行動,袁紹也非常高興,因為對付義軍,作為官軍他和曹操有著共同利益,更重要的是曹操在河南和義軍交戰.捍毫製、緩解了義軍對他統治的冀州的進攻。但袁紹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隻看到自己可獲得的好處,沒有看到無處藏身的曹操一旦奪取了河南,根基紮實,正是自己末日來臨時。

黃巾軍聲勢浩大,連下數城。先後拿下任城、東平、擒斬了兗州牧劉岱。兗州州治昌,邑縣城一片恐慌。

州內主要官員在一起商議之後決定,為了不讓黃巾軍席卷兗州,必須由一個強而有力的人擔任州牧,等中央政府派人已來不及了,可由曹操暫時代理。讓曹操代牧是東郡人陳宮提議的,他說:“當今天下分裂,兗州無主,曹東郡是命世之才,若迎以為州牧,必定能使百姓安寧。”於是,大家委派陳宮、鮑信和治中萬潛去迎接曹操。在東武陽城的太守府裏,陳宮對曹操說:“如今兗州無主,與朝廷又失掉聯係,我已說服州內官員,請府君去任州牧。”他擔心曹操謙讓,又說:“府君若以兗州作為根本,將進而平定天下。這可是霸王之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