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為東漢十三州之一,下轄陳留、山陽、濟陰、泰山、東郡五郡和城陽、濟北、任城、東乎四國,是一個地廣人眾的大州。曹操心想,若能擁有兗州的地盤,向河南發展就有了可靠的基礎,於是欣然同意,立即率軍開赴昌邑。
最初的幾仗,曹操大多失敗而歸。但曹操從失敗中不斷吸取與黃巾軍作戰的經驗和技巧,並且憑照他堅強的信誌而過人的謀略,最後終於徹底打敗了黃巾軍,並主動“開示降路”,黃巾軍一百餘萬兵眾投降曹操。曹操從中精選出五六萬人,組成“青州兵”,將降眾家屬組織起來屯田,就地安置,生產自給。從此曹操手下不僅有了親信的家兵,還有了一支真正與各路英豪抗衡的隊伍,謀臣戰將也與日俱增。
做大事還是要靠真本事,尤其是像曹操這樣爭雄天下的有誌之人,不為自己謀取實力,沒有點手腕,那麼不僅自己打不出江山,有才能的人也不會前來歸附。通過自己的真本事,不僅發展一直屬於自己的軍事力量,而且還為自己揚名在外,有識之士必然前來協助。曹操的真本事為他贏得的總是大於表觀價值本身,這才是高分量的真本事。
所以,想要闖天下、成大事,必然要有真本事,有巧妙的手腕和手段,讓自己站穩腳跟,一步步的走向成功。否則,濫竽充數,隻會被大浪淘沙給篩除掉。有時候,用自己非常的手腕,能夠將黑白運用於一體,整合八方,也是一種本事,是一種能夠用來成就更大本事的真本事。
【成事之道】用真本事說話
沒有真本事和實力的人,沒有足夠的威信,說話、行事就沒有分量。凡是成大事者,無不是先用真本事凝聚自己的實力,然後用實力說話,成就了大事。同樣,有才能、有真本事的人,才能夠吸引人才為自己出謀劃策,成就大業。
曹操正是依靠自己的真本事,一邊增強自己的實力,一邊招納賢才,依靠大家的本事,逐步走向自強、國強的道路。他總是以自己的能力為前提,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兒子、下屬,都倡導用真本事說話、做事。
毛澤東有一句著名的話,叫做“槍杆子裏麵出政權。”槍杆子是硬家夥,誰不服就對準誰。正是我們用自己的本事,才挫敗了一切力量,捍衛了自己的利益。
俗話說,有沒有本事拿出來練練就知道。如果沒有真本事,即使權力再大,也不能夠服眾,那麼,就很難做成大事。隻有有了真本事,自然能夠服眾,用真本事說出的話也自然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