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自然是不會輕易被袁紹所利用的,不管袁紹打著怎樣如意的算盤,他自有他的主意。反過來,曹操也有必要對袁紹加以利用。由於當時袁紹力罩強大,最好能夠與之相安無事,因此不能隨便違抗袁紹的旨意;加之自己正無立足之地,因此曹操便順水推舟,非常樂意地接受了袁紹的任命,做起了東郡太守。曹操將東郡的治所從濮陽遷到了東武陽,並乘機推薦鮑信做了濟北相,作為自己的羽翼。
後來,曹操利用鎮壓青州軍的機會,趁機將他們收服並發展成自己的有效力量,從而完成了他從白手起家到雄踞一方的華麗變身。
可以說時勢給曹操創造了契機,但是曹操依靠自己的真本事抓住了時勢並成功的加以運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曹操還是先找依靠別人起家,那麼恐怕他就不會有以後的成就。
依靠別人,可以獲得一時的好處,但是真正的路還是要靠自己的實力去走。節骨眼上,最能見出分曉。習慣於依賴別人,關鍵時候就會發現,表麵看起來再牢固的關係也經不起利益的敲打。而且習慣依賴還會讓自己毫無建樹。隻有憑借自己的實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力量,在關鍵時刻才能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
【成事之道】靠人更要靠己
古之能成大事者,在攻取謀奪中,無不是依靠賢能之人的幫助最後成就大業的。但是,最重要的一點前提就是,他們本是就擁有不俗的智慧和真本事。因為能人跟隨的必定是有真本事的人,他們隻是起輔佐作用,最終的定奪和運籌還是由自己定。關鍵時刻,自己的真本事才是成功的關鍵手腕。
曹操“老而好學”,“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抒發了他自強不息、老當益壯的覺悟和精神。所以,由於一直以來都注重自強,曹操的智慧、能力和手腕在關鍵時刻的發揮都堪稱一絕。
謀士賈詡讚他“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田豫感言“終能定於下者,必曹氏也。宜速歸命,無後禍期”。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英明就如一股向心力,將好的、有助於自己的任何事都吸引向了自己。
因此,人成大事貴在自強,靠人更要靠己。別人再可靠,也隻是一時的,永恒可靠地還是。在事業之初,做事仰仗他人是有必要的,但是隻知道依靠別人,容易受製於人,也很難經受起長久的考驗。借助他人實力的同時增強自身本領和素質,不忘依靠自己的實力去拚出路,才是節骨眼上能把握機會走向成功的高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