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禦人篇——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10.利用好人的貪欲(1 / 2)

第六章,禦人篇——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10.利用好人的貪欲

曹操不僅懂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非常的善待下屬,也懂得對待敵人以利誘之,照樣可以收到理想中的效果。

當曹操解了白馬之圍,正欲收兵後撤之時,忽聞河北名將文醜為報關羽斬顏良之仇,已經率領大軍,渡過黃河,追殺過來。於是,曹操急令,後軍為前軍,前軍為後軍,糧草先行,軍兵在後,迎戰文醜。眾將見曹操擺出這種奇怪的陣行,都很疑惑。呂虔問:“糧草在先,軍兵在後,何意也?”曹操回答:“糧草在後,多被剽掠,故令在前。”呂虔又問:“如果遇到了敵軍,被劫去了,怎麼辦啊?”曹操說:“等到敵軍到的時侯,你們就能明白了。”

糧草輜重行至延滓,果然被文醜劫去,前軍也被驅散。曹操聽到消息,便把軍隊引到一座山上,令軍士解衣卸甲休息,並把馬匹都放開來。不一會,文醜領軍趕來。眾將都勸說曹操趕快收馬撤退,隻有苟攸說:“此正可以餌敵,何故後退?”曹操急以眼色示意,不讓荀攸再說下去。

此刻,文醜軍剛打了勝仗,趾高氣揚,忽見許多馬匹,十分高興,一哄而上,四處搶馬,“軍士不依隊伍,自相雜亂”。曹操見時機成熟,命令將士齊從山上殺下,敵軍頃刻大亂,人馬相互踐踏,文醜在亂軍中被關羽斬於馬下。曹操大獲全勝,糧草馬匹全部奪回。

慶功宴上,曹操深覺欣慰的對呂虔說:“之前,我讓糧草先行,軍隊在後,是為了用糧草誘惑敵人,這是我的誘敵之計。後來,我又讓士兵卸甲休息,放縱馬匹,也是為了以利誘惑敵人。隻有子恪知我心意啊。”

自古以來,貪欲都是人性當中無法摒除的一大弱點。所以曹操抓住了文醜報仇心切又急於立功的心態,用欲擒故眾的方式著實讓文醜因自己得意忘形下的掉以輕心和貪欲栽了個大跟頭,反而得不償失。

其實,曹操的這一計謀,如果是擅長謀劃的大家而不是文醜這種魯莽衝動的大獎,遇到的話都會冷靜下來,思考一番的。然後就會發現以曹操的頭腦,做出這麼失誤的決策時絕對不可能的。那麼,就會明白糧草先行即使不是陷阱,曹操也不會犯第二次這樣的失誤。所以,攜勝回營或是換個策略都比最後慘敗好的多。

不過,曹操既然能夠做這樣的決定,而且還胸有成竹,那麼就說明他料定了文醜會中計。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處。知己知彼,才會打出有把握的勝仗。而且有時候,這種讓出一定的利,從中獲取更大利益的方式,不僅讓缺乏計謀的武將吃了大虧,更讓人敬佩卻又咋舌的是,還能讓擅長謀略的大家因為一時的貪欲而上當。

關羽水淹七軍,擒了曹將於禁,斬了曹將龐德,又緊緊攻打樊城,曹操大驚不已,甚至想到遷都避禍。這時,司馬懿建議曹操派使臣“去東吳陳說利害,令孫權暗暗起兵躡雲長之後,許事平芝日,割江南之地以封孫權”。這一招果然收到了奇效,孫權為利而動,從關羽背後插了一刀,樊城的危機頓時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