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霸術篇——群雄逐鹿,成王敗寇 5.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
曹操在他成事的過程中,從大處著眼,縱觀整個局勢,高瞻遠矚,準確的把握時機,然後從小處著手,不放過爭霸路上的任何一個細節,實現了他自己的霸業。
曹操在兗州打敗呂布後,他仔細分析了自己所處的局勢。在他周圍的異己勢力,北麵是冀州牧袁紹,東麵是呂布,西麵是馬騰、韓遂,南麵是荊州牧劉表,對他形成了一種四麵包圍的態勢。在曹操同劉表之間,還橫亙著一個同劉表聯合的張繡。
如此的局麵,很讓曹操憂心。必須及早的一一清除掉才是上策。當時,袁紹勢力強盛,而且還沒有同曹操徹底鬧翻,曹操不可能首先對他用兵。關中馬騰、韓遂各擁強兵相爭,一時無力對東邊用兵,對曹操暫不構成威脅。東邊的呂布是宿敵,力量不弱,對曹操的威脅也最大。
所以曹操有意先解除呂布這一威脅,但南邊的張繡虎視眈眈,一旦對呂布用兵,張繡乘虛襲擊後方,後果不堪設想。為了除去後顧之憂,曹操決定采取由近及遠、先弱後強的方針,趁張繡立足未久、根基不牢、力量還不算很強大時對他加以征伐。張繡果真率眾投降。
曹操兵不血刃,就取得了第一次南征張繡的勝利。但是曹操知道,這隻是他成就整個有利局勢的一個小小的起步,後麵還有更多、更強勁的對手等著自己呢。
在曹操第一次南征張繡回到許都後,就開始為東征呂布方略創造有利條件。為此曹操又派關中諸將征討繼董卓、王允之後曾控製獻帝的梁州軍閥李催,李催戰敗被殺。這期間曾和李催合夥控製獻帝的另一軍閥郭汜也為部將殺死。至此,董卓、李催、郭汜集團宣告徹底滅亡。同時,曹操為了集中力量對東方用兵,還采取措施穩住西方的馬騰、韓遂,派老侍中兼司隸授尉鍾繇持節督關東諸軍。鍾繇到達長安後,寫信給馬騰、韓遂,講清利害關係,勸他們不要輕舉妄動。馬騰、韓遂表示服從朝廷,並遣子人侍。
曹操還用離間分化策略使呂布與一心做皇帝的袁術火並,袁術失敗。在袁術力量已弱的情況下,曹操乘勢宣布袁術罪狀,率軍大舉南討。後來袁術退到淮水以南,曹操又趁走投無投的袁術去北上投奔河北的袁紹之機,派劉備等截擊袁術,在毫無能力抵抗的情況下,他隻好掉頭向淮南。當他逃到離壽春80裏的江亭時,終於病倒了,連糧食都沒有,隻用麥屑充饑。時值盛夏,天氣炎熱,袁術想喝一口蜜漿也辦不到。他坐在床上,歎息了許久,突然喊道:“我袁術怎麼落到了這個地步啊!”然後吐了很多血死去。袁術急於當皇帝,結果是空夢一場。
隨後,曹操又將自己的眼光瞄準了淮南。由於張繡的降而複叛,曹操為穩定南方,三征張繡,至曹操與袁紹在官渡一線對峙的時候,張繡聽取謀士賈詡的建議,拒絕了勢力強大的袁紹的結盟請求,而歸附了曹操。
在南方張繡勢力減弱,袁術被打敗而一蹶不振,西方馬騰、韓遂也被穩住的形勢下,曹操開始率大軍東征呂布。東征時,曹操陣營內部將領們意見也不一致。有些人認為,雖然袁紹在北方對付公孫瓚,一時無暇南顧,袁術也無力進行反撲,但張繡和劉表合起來力量就大了。如果大軍遠征呂布,他們乘機就近襲擊許都,就會有危險。
軍師苟攸自有看法,他說:“劉表、張繡剛打了敗仗,勢必不敢冒險前來進攻,呂布驍勇,又與袁術勾結,如果讓他得勢於淮、泗之間,時間長了,豪傑響應他的就會日漸增多。現在我們趁其初叛,眾心不一的時候,去攻打他,必然能夠成功。請主公放心好了。”曹操認為苟攸的看法很對,當即決定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