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霸術篇——群雄逐鹿,成王敗寇 5.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2 / 2)

最後曹操終於在下邳城(江蘇睢寧縣西北)打敗呂布。於是曹操自己的勢力又擴展到了江蘇徐州一帶。一個人立於世間,一方麵必須具備一種居高見遠,規取大勢的戰略眼光;另一方麵又要從小處著手,事事不可大意,先掃小屋,後掃天下,就是這個意思這在曹操整個爭霸過程中,都有鮮明體現,而體現尤為明顯的是打敗呂布後的戰略布置與行動上。

在曹操南征張繡、袁術,西撫馬騰、韓遂,東乎呂布不斷取得成功的時候,也正是北方的袁紹在河北地區鎮壓農民起義軍,同公孫瓚交兵,向四外擴張勢力得手的時候,至袁紹打敗公孫瓚止,袁紹已占據了冀、青、幽、並四州,將黃河以北地區控製在自己手中,成為北方唯一能與曹操抗衡的強大勢力。

於是曹操開始準備與袁紹決戰。為了解除後顧之憂,他又搶時間果斷地急襲徐州的劉備。擊走劉備的成功,不僅使曹操對徐州的統治得以鞏固,同時避免了同袁紹較量時兩麵作戰的被動局麵。

曹操這個精心謀劃的局實在是環環相扣,一招不慎就有可能前功盡棄,甚至引得敵人反過來聯合對付自己。但是精於謀劃的曹操,在從大處著眼的基礎上,在小處采取先弱後強、先緩後急、各個擊破的連環方式,最後終於實現了既定的目標。這當中的每一局都體現了曹操高瞻遠矚卻又精於小處的決心和信心。

對於一屋不掃的人,我們很難期待他能夠掃天下。對於能夠掃天下的人,往往也能夠一屋盡掃。對於後者來說,天下與一屋是相輔相成的,前者給了後者著眼天下的眼光,後者組成了前者邁向成功的每一步台階。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將眼光與行動好好結合起來的人,對於理想的把握和實現總是要比不懂得這種霸術的人來得容易的多。

【成事之道】用掃天下的心做掃一屋的事

掃天下需要從打出著眼,規劃全局。掃一屋需要從小處著手,細致入微。全局規劃好了要靠從小處細致入微的執行,才能成就大局。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是理論與實踐的兩個方麵,凡是能夠將兩者結合起來使用的,也必能決勝全局。

曹操一生霸業的成就,不僅是靠他每一次戰役中的出奇致勝,也靠他規取大勢的戰略眼光。他不僅注意從大處著眼,也非常注意從小處著手,善於用規取大勢的全局性決策指導每一個環節的執行。

楊阜在評價曹操與袁紹兩者的前景如何時,就說過“袁公寬而不斷,好謀而少決;不斷而無威,少決則失後事,今雖強,終不能成大業。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盡其力,必能濟大事者也。”這說明他很早就看出來了曹操做事情既能從大處著眼,又能從小處著手的成功素質。

所以說,成事需要一種實幹精神,一種既抓大事、也抓小事、正確處理大事小事之間關係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從大處總攬局勢,運籌帷幄,從小處認真實施,處理好每個具體環節之間關係,用掃天下的心做掃一屋的事,自然能夠決勝千裏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