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霸術篇——群雄逐鹿,成王敗寇 3.對攔路虎絕不心慈手軟
曹操遷天子都許,便皇帝完全擺脫了其它軍事力量的控製,而置於自己的掌握之中。對立的軍事力量趕走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曹操在遍往帝王的路上就可以一帆風順了。因為忠於輔佑漢室與自己誓不兩立的人還大有在在。
曹操雖控製了天子,但隨駕的文武大臣,尤其是頗有名望的三公宰輔,對於自己握權仍不失為一種威脅。曹操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和毫不手軟的鎮壓,力爭掃除前進道路上的一個個障礙。
從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獻帝都許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去世,在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二十四年中,曹操遇到了來自方方麵麵的抵製和反抗。除了以孫權、劉備為代表的武裝集團將他視為“漢賊”,不斷對他進行口誅筆伐和武裝征討外,劉氏王室勢力和曹操陣營內部的擁漢派及其他反對勢力也采用各種手段同他進行較量。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對待王室不滿勢力,是考驗曹操是否具備王者風度的一個關鍵問題。在這個考驗麵前,
建安元年九月,罷太尉楊彪,司空張喜。太尉楊彪,同袁紹一樣出身世代官僚地主家庭,曾祖楊震、祖父楊秉、父楊賜,都曾在朝任三公之職,極有影響和勢力。獻帝剛都許時,大會公卿,曹操上殿,見楊彪有不悅之色,頓時驚覺起來,深恐被暗算,還沒等到設宴,便借口不舒服要上廁所,回到了自己營中。曹操從此忌恨上了楊彪,必欲除之而後快。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術稱帝。曹操借口楊彪與袁術有姻親關係,誣陷他企圖廢掉獻帝,下令將他逮捕,準備處死。孔融得到消息,來不及穿上朝服,就跑去見曹操,說:
“楊公四世清德,海內所瞻。《周書》上說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何況將袁氏的罪行歸到楊公身上呢!”
曹操搪塞說:“這是上麵的意思。”
孔融緊迫不舍:“假使成王要殺邵公,周公能說他不知道這事嗎?今天如果橫殺無辜,我孔融堂堂魯國男子,明天就要拂衣而去,不再上朝了!”
孔融的強硬態度,使曹操不得不有所收斂。加之尚書令苟或和許令滿寵都有意回護楊彪,楊彪才得以安然釋放。此後,楊彪見漢室日漸衰微,曹操獨攬了朝政,於是假稱有腳疾,十餘年不出門,這才保住了性命。
議郎趙彥,曾向皇帝陳言時策,曹操知道後很不高興,就把趙彥殺了。
曹操從入洛迎帝即已開始他的清除異己的步伐,一期穩定局勢,鞏固並提高自己的權勢。其實,許多人很難算得上是異己,隻不過是稍出微辭或略示慍色而已。但是都被曹操當做攔路虎而給殺害。
隨著時間的推移,獻帝越來越受不了曹操的專威逼,終於采取了一個大膽的行動。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獻帝下了一道密詔,夾藏在衣帶當中,讓人送給他的丈人車騎將軍董承,要董承聯絡天下義士,共同除掉曹操。董承接到密詔後,先後聯絡了劉備和偏將軍王服、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等人。劉備作為皇室宗親的一脈,早已對曹操的專擅朝政心懷不滿,但他身棲虎穴,處處小心翼翼,隻能耐心等待機會。
恰在這時,袁術準備取道徐州北依袁紹,曹操派劉備帶兵前往截擊。劉備一到徐州,便殺死了曹操所置的徐州刺史車胄,公開背叛了曹操。不久,董承等人的計劃泄露,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被曹操處死,並被滅三族。董承的女兒是獻帝貴人(妃子),當時正有身孕,曹操也要把她殺掉,獻帝一再請求寬恕,也被曹操斷然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