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給自己充電的時候,有很多的工具可以借助,以下羅列一些比較適用的方法:
第一,閱讀。我個人覺得這是成本相對較低、效率卻很高的學習方法。報紙、雜誌、書本,甚至廣告宣傳冊……都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消遣的閱讀和學習的閱讀,目的不同,關注點也不同。同樣是讀一本小說,從情節曲折中獲得快感的,那叫消遣;從字裏行間看穿人性的,那叫學習。
第二,網站。互聯網真是個好東西,信息量巨大到人們無法想象。可是似乎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它更加像是一個免費的娛樂工具。打開電腦的第一步就是掛QQ或者MSN或者飛信,網頁基本上看娛樂版,或者幹脆就是在線下載了之後看電影,還有一些執著的遊戲玩家直衝“魔獸世界”……太浪費了!每天至少在網上看看和你工作或者專業相關的新聞10分鍾,哪怕日後作為談資,也多少是點對工作有用的東西。其實和朋友聊聊天真的也非常不錯,但是在聊八卦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的是,這是你積累人脈的最佳時刻。
第三,講座。有些名師的講座還是非常值得一去的,不為別的,他們將自己多年的積累濃縮在一兩個小時或者半天的分享中,一定會有著相當精華的部分。或許讀完他們的著作需要整整半年,然後再從中獲得體會又要經曆一個迷惘到通透的過程,而一個講座有時卻能夠涵蓋其中最重要的60%的內容,自然大大地提升了學習的效率。
第四,培訓。如果你經常有機會參加一些培訓活動,那麼真要恭喜你了。培訓最直接針對自己想要提升的地方,所進行的答疑解惑及操作指南,因而實用性也應該是最強的。隻不過,培訓很難針對一個人,所以通常是對某一些人群、某一些問題的指導性意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想讓自己得到最快速的提升,最好能把握機會和培訓師多交流互動,那麼對方就能了解你的需求所在,也能夠給到更加有針對性的建議。
第五,實踐。我們現在學習的目的,多半不是為了應試,而是實實在在要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聽十次理論也敵不過三次操作讓人印象更深刻。而且最關鍵的,很多東西如果沒有親身的實踐,任誰都無法確切地描述個中的微妙給你聽。實踐,就是把你的身心都投入到知識中去,除了要動腦,要動口,還要動手,於是才會有了進步的動力。
任何的學習如果缺少了思考和總結,就缺少了最初的意義,所以無論通過哪一種渠道學到的知識,光在你的筆記本上甚至腦子裏都還是不夠的,一定要讓它深植於心裏,才會真正成為屬於自己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