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世界船王”包玉剛——“海龍王”鏖戰香江 8.信譽是“簽訂在心上的合同”(1 / 1)

第十章“世界船王”包玉剛——“海龍王”鏖戰香江 8.信譽是“簽訂在心上的合同”

◎我們最尊貴的主顧

包玉剛的第一條船“金安”號就是得到日本銀行的貸款購買的,可能正因為此,包玉剛與日本商界的關係很深。包玉剛90%以上的船是在日本造的,他的船85%又租給日本的客戶。

日本人非常樂意和包玉剛做生意。日本的航運公司認為租用環球公司的船隻租金最低廉,信譽最可靠,因此,他們更樂於租用包玉剛的船隻,而不是自己買新船,這似乎也形成了一種不成文的默契。

日本造船商人還稱包玉剛為“我們最尊貴的主顧”。1970年,航運業興旺的時候,各國的船東都爭相在日本造船。1971年,航運業市況不振時,船東們都不再惠顧日本船廠了,但包玉剛卻在這時一連訂了六艘巨型遠洋貨輪,總噸位超過150萬噸。

包玉剛也因此被日本的造船廠認作“最值得尊敬和最信任的主顧”,常常是要包玉剛“先把船開走,再慢慢付款”!後來生意興旺,船東爭得頭破血流也要在日本造船,造船商忙不過來,不肯接單,但隻要是包玉剛訂的船,船商二話不說,立即命令船廠動工,為其造船。

◎信譽是最大的商業財富

包玉剛有句名言:“在這個國際社會裏,生活方式、行動和從前不一樣,但跳DISCO管跳DISCO,不是問題,到商業道德這上頭,還是老傳統好,要有信譽,有信用才行,這裏麵關係很大。”這句話幾乎被寫關於包玉剛的所有文章中引用。

他把信譽比喻成“簽訂在心上的合同”。他說:“簽訂合同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慣例手續,紙上的合同可以撕毀,但簽訂在心上的合同撕不毀。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建立在互相信任上。”

包玉剛說:“你老老實實做生意、講實話,幹事規規矩矩,別人對你就有信心。”恪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使包玉剛在商海中如魚得水。正如美國《新聞周刊》在那篇以“海上之王”為題的文章中所講“包玉剛傳奇般的勤奮和極好的經營信譽是他最大的商業財富”。

【創富經】一個“誠”字贏天下

誠實有巨大的人格感召力。說話誠實,做事誠實,內心誠實,就會令人信服。企業經營者要以誠對待顧客和員工。以誠待人,才能得到友誼和真情,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敬。對於商人來說,老老實實經商是生意做大的根本。誠然,商人以謀利為目的,有些商人為了在短時間內謀取到更大的利益,便可能采取了一些不誠實、不道德的方法,但是這些做法很快就被揭穿,很多客戶就會離你遠去。

俗話說,“沙地裏長出的樹再怎麼扶也扶不起來。”李嘉誠曾在公開場合說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那是因為他不符合中國人所說的無商不奸的標準,從小就養成了誠實說話,遵守信用,誠懇待人的習慣。正是因為這些,他才做出了全亞洲獨一無二的大生意,成為華人首富。因此,做生意,誠實是做人和經商的根本,誰違背了這個最基本的原則,誰就受到市場無情的懲罰。反之,事業就會蒸蒸日上。

誠信是一個人的立世之本,是商人發家的秘笈。真正的成功者是以誠實為做人之道,懂得誠實是獲得彼此信任的基石。道理雖然簡單,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許多人把誠信與精明對立起來,認為誠信的人不精明,精明的人不誠信,其實這是一種片麵、極端的看法。

(1)不要太過於精明

對於一個商人來說,學會分析市場趨勢、掌握投資技巧,都要求盡可能精明一點,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與別人合作時,不要過於精明,太精明而不誠信,會招人討厭,遭人離棄,失去合作夥伴和優秀員工,什麼事也做不成。

(2)重視諾言,會帶來利潤回報

商場如戰場,充滿投機取巧和激烈的競爭,使盡各種”你死我活”的手段。但必須堅持誠信原則,誰先悟出這個道理,誰就先得到;誰違背了它,市場就先懲罰它。李嘉誠在回憶自己創業歲月時說“我深刻感受到:資金,它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生命的源泉;信譽、誠實,也是生命,有時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因此,對生意人來說,守”信”才能生存,才能獲得利潤回報。

(3)用真實的行動打動客戶

對於每一個商人來說,信用都是很重要的。在與別人合作時,我們必須以真實的行動來打動客戶,經受客戶的考察和考驗。如果采取坑蒙拐騙的伎倆做生意,這種目光短淺的做法勢必讓我們有朝一日進退維穀,在商場上失去立足之地。此外,我們還得以長遠的眼光看問題。比如,有時候,原料漲價,產業跟著漲價就行了,但是這會讓你失去一些客戶。相反,眼光長遠一點兒,通過降低成本等手段度過難關,客戶會更信賴你,以後的日子會更好過。這是守”信”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