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馮國經,馮國綸——“供應鏈管理”稱霸商界 10.“企業內的企業家”
利豐公司的管理概念是把西方的優良之處與中國傳統哲學相結合。在利豐管理者眼中,管理是“人”的問題。利豐現任掌門人馮國經於1970年取得了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但他懂得自己雖然取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但純粹是理論知識,未在商務大海的實踐中暢遊過。
為此,馮國經在讀完書後沒有立即回香港參加父親的經營,而留在美國再實踐幾年。他當了幾家公司的顧問,既可從理論和點子上幫這些公司工作,又可鍛煉自己,並進一步熟悉美國市場,為今後工作打下基礎。1974年,他回香港加入利豐公司工作,與弟弟馮國綸協助父親管理公司。1981年,馮國經正式接替了父親的董事長職務,利豐公司已成為利豐集團。
馮國經在經營管理中繼承了父親的觀點:管理是一條雙程道──你照顧員工,員工自會照顧你。要管理一間地域上分隔甚遠的公司,關鍵是經常為員工提供優良的培訓,及保持緊密的聯係和溝通。團隊合作相當重要,一間擁有五千三百名員工的公司,絕不可能隻由一兩人製定所有決策。
馮國經以他多年從下到上的實踐曆程中醒悟到絕大多數人都會有一個奮鬥目標,最終都想能夠當上馳駒商場的老板,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位。
為此馮國經實施了利豐集團的重組,為這些身懷抱負的管理層人士措建了施展才華的平台,以迎合這些“企業內的企業家”,以滿足這些未來企業家的終極夢想。
重組後的利豐集團有一百三十個單位,各自組成盈利中心,由不同的企業家管理他們善長的範疇,利豐則提供各項基本建設、設施以及其它方麵的支持,如信息科技、人力資源、行政管理及經濟財務。總括來說,其目的是使他們“如虎添翼,翱翔天際”,充分發揮了每一個管理人才的中堅作用。
利豐集團操作40個國家內的67個辦事處,擁有超過6000多名員工,營業額達450億港元(2004年)。1995年,馮國綸獲商業周刊選為全球最佳25名經理之一。2000年,馮國綸獲商業周刊選為五十位“亞洲之星”之一,2000年,馮國綸與馮國經博士同獲Euromoney選為年度新興市場最佳首席執行官。
【創富經】人人是人才,處處有舞台
“沒有人能夠在所有的領域都成為專家,因此調動人的因素極其重要”。馮國經說。
對於業務比較集中的公司來說,利豐的經驗有一點很值得借鑒:就是要使員工圍繞企業目標,滿足個人目標,充分發揮潛能。
正如塞姆勒所說:“人們都說人是有惰性的,喜歡少幹活多掙錢,但這在我們公司裏從不曾發生過。如果工人的尊嚴和自由得到高度的尊重,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