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馮國經,馮國綸——“供應鏈管理”稱霸商界 10.“企業內的企業家”(2 / 2)

在企業裏,員工幹的好不好其實是次要的,主要的要看員工是否發自內心主動、自發地幹。西門子有這樣一個口號:員工是企業內的企業家。這句話不是空洞的。在西門子,員工有充分施展才華的機會,工作一段時間後,如果表現出色,都會被提升。優秀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誌向,設定自己的發展軌跡,一級一級地向前發展;對那些一時不能勝任工作的員工,西門子也不會將他們打入“另冊”,而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換一個崗位,讓他們試一試。許多時候,不稱職的員工通過調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幹得與別人一樣出色。

近年來,我國企業的發展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市場進程的不斷深入,企業員工的組成結構、思想理念、價值觀念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新形勢下,如何讓企業員工表現出色、主動奉獻,不斷調動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發掘他們的工作智慧和創新潛力,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最關鍵的是充分發揮員工的主體作用,堅持以人為本。

發揮員工的主體作用,就是要員工自主管理。自主管理的基本內涵是,在企業統一目標和共同價值規範的前提下,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人的價值,注重發揮每一位員工的自主精神、創造潛質和主人翁責任感,鼓勵員工自我管理、自我規範,在溝通、協作、創新、競爭的工作平台上,合理使用自己的工作方法、技巧,主動追求最佳方法、最優效率和最高效益,進而達到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共同成長、雙贏的目的。

讓員工成為企業內的企業家,就是要製訂所有員工高度認同的企業價值觀,隻有價值觀高度認同了,才能使員工的個人價值追求與企業的理想、目標、使命和價值觀等達到高度的統一。所謂“主體”作用,就是以員工為先,讓他們作主。員工的命運與企業的發展緊緊的捆在一起,每個人都能在企業中找到自我價值存在、認可和實現的坐標,就會激發員工“榮辱與共”的主人翁精神和意識,有效解決員工與企業“兩張皮”的現象。既然不是“外人”,員工對企業的一切就不會“袖手旁觀”。

要樹立“人人是人才、處處有舞台”的理念。這一點做起來其實很難,因為無論是管理者,還是普通大眾,都自然而然的會對“知識精英”和“業務骨幹”格外關注,在企業管理中把所有員工真正當作人才的很少。精英和骨幹的作用被充分調動,而占大多數的普通員工的作用往往被動發揮甚至被忽略。承認全體員工並在實際的管理中體現“人人都是人才”的思想,肯定、重視和尊重員工在崗位上取得的點滴成績,對不是原則性的失誤多些理解和包容,無疑會激發起不同層次、不同身份員工的工作激情、創新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