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紅色資本家”霍英東——義薄雲天贏得身前身後名 10.無怨無悔的“南沙情結”(1 / 1)

第二章“紅色資本家”霍英東——義薄雲天贏得身前身後名 10.無怨無悔的“南沙情結”

霍英東這一代人的財富生涯,大多曆經驚險,為時代左右,受時間煎熬,如火中取栗。因而,其進退往往慎獨有序,眼光毒辣而在於長遠。

霍英東祖籍廣東番禺,對故土有著濃烈的情感。在生命的最後十八年,他把很大精力放在了番禺最南端的一個叫南沙的小島開發上,獨見其情感之真切。

這是一個麵積為21平方公裏的小島,若非霍英東,至今仍可能沉睡於荒蕪之中。從1988年開始,霍英東就發誓要將之建成一個“小廣州”。這位以地產成就霸業的“一代大佬”顯然想把自己最後的商業夢想,開放在列祖列宗目力可及的土地上。這也許是老一輩華人最值得驕傲的功德。

據稱,在十多年裏,隻要身體狀況許可,霍英東每逢周三必坐船到南沙,親自參與各個項目的討論。從1988年到2004年8月,他參加的南沙工作例會就多達508次。修輪渡、建公路、平耕地,先後投入40多億元,以霍家一己之力,硬是把南沙建成了一個濱海花園小城市。

霍英東的南沙項目在商業上曾被認為是一個“烏托邦”,十餘年中,隻有支出沒有收入,在一些年份,甚至還有“霍英東折戟南沙”的報道出現。

艱險還不止這些,還有他與當地政府的合作,也頗為別扭。霍英東基金會顧問何銘思,曾描述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討論挖沙造地項目,南沙方提出挖沙費用需每立方20元,霍英東一愣說,“你們有沒有搞錯?”他知道,如果請東莞人來挖,是8元一方,請中山人來挖,是10元一方,政府的人嘻笑著說,“是呀,我們是漫天價。”

何銘思說:“霍先生咬緊牙根,似乎內心一陣憤懣,兀自顫動不止。我跟霍先生40年,從未見他對人發脾氣,當日見他氣成那樣,可見受傷之重。”

霍英東也曾對人坦言,“我一生經曆艱難困苦無數,卻以開發南沙最為嘔心瀝血。”但是,盡管如此,這位號稱“忍受力全港第一”的大佬卻始終不願放棄。在2003年前後,霍英東更是大膽提出以南沙為依托,打造粵、贛、湘“紅三角”經濟圈的概念。其視野、格局之大,已非尋常商人所為。

【創富經】財富是博來的

風險有多大,成功的幾率就有多大。由貧窮走向富裕需要的是把握機遇,而機遇是平等地鋪展在人們麵前的一條通道。具有過度安穩心理的人常常會失掉一次次發財的機會。所以,做生意要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過度的謹慎就會失去它。

台灣首富郭台銘說,創業和用兵作戰一樣,謀略一經確定,決心就應堅定,特別是在在執行的過程中要堅決。如果優柔寡斷,不能出色執行自己的想法,往往會貽誤時機,不但葬送發展機遇,還會使人心渙散。

眾多商人之所以做生意很有一套,就在於他們認準了方向就不拋棄、不放棄,自己認定的事情一定堅持到底。泰國首富黃子明說:“審時度勢,認定機會,不借一搏。”商人一旦認準了方向,就全力拚搏,不折不扣地把事情做好。

做生意,具有這種執著的信念、堅定的執行,是生意人,尤其是創業者最寶貴的財富。因為,它確保了你行動起來,使自己的想法和邏輯得到驗證,而不管最後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所說:“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其驗證不在於邏輯,而在於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成就。”把創業的夢想變成現實,創業者本身要具備堅韌的意誌,擁有堅定的決心,學會出色的執行。

世上沒有萬無一失的成功之路,動態的市場總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各種組合要素往往變幻莫測,難以捉摸。所以,要想在波濤洶湧的商海中自由遨遊,又非得有冒險的勇氣不可。看準了目標,就要大膽行動。當然,冒風險並非鋌而走險,敢冒風險的勇氣和膽略是建立在對客觀現實的科學分析基礎上的,順應客觀規律,加上主觀努力,力爭從風險中獲得效益,是經商者必備的心理素質,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應當膽識結合。

作為一個成功的經營者,就必須具備堅強的毅力,以及“拚著失敗也要試試看”的勇氣和膽略,對認準的東西,必須大膽行動。在李嘉誠看來,行動前要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要看對手的長處,掌握準確、充足的資料,作出正確的決定,這才是商人必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