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華人首富”李嘉誠——商界超人的絕代計謀 8.讓家族生意“富過三代”(2 / 3)

【創富經】把孩子培養成接班人是一項戰略任務

一個人經過艱辛努力得到了一個好位子,掙了一大份家業,本想把它千秋萬代傳下去,但是這個美夢總被殘酷的現實擊碎。對此,孟子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而老百姓的說法更令人掃興,“富不過三代”。

富貴人家總是難以持久,似乎成了中國曆史的規律。《老子》認為,上天沒有清靜就會破滅,大地沒有安寧就要傾覆。“貴”必須要以“賤”為根本,才能維持長久的富貴;“高”必須以“下”為基礎,才能長久高高在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長。經曆了早期創業階段,企業穩定發展時期,隨著創始人年齡增長,選擇接班人就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對商人來說,盡力把富貴延續下去,是人們孜孜以求的事情。

有一次,李嘉誠與香港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座談領袖之道時說:“我昨天剛與一歐洲著名家族成員吃午飯,他們已經有五代的成功曆史,十分有修養、有禮貌。中國有句老話‘富不過三代’,但今天的教育、組織不同,令事業可以繼續,相信這句話日後將會修正,正如這個歐洲家族今天的事業比過去任何一代都好。”

事實上,李嘉誠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幼年的李澤钜曾在李嘉誠的耳提麵命下,親眼目睹父親“全憑一張嘴搞掂”一單單大生意,而不用簽一個字的合同。李嘉誠並不計較孩子聽懂了什麼,重要的是商業氛圍的熏陶。

讓李嘉誠高興的是,自己的兩個兒子已經完全成為老練的商人了。站在一個父親的角度來看,還有比這更令人興奮的事情嗎!

不過話有說回來,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做馬牛。究竟家族的財富能否傳承下去,兒孫是不是經商的料子,全靠他們自己。當然,父母的教育培養是很有必要的,但是這種努力也隻是提供外在的環境,最終的決定因素還要看他們自己。因此,對孩子的培養要側重品質、性格的開發,而不是知識的掌握。

有一次,長江商學院組織了30多位內地企業家拜會李嘉誠。當時,鼎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兵這樣問:“您有兩個兒子,我也有兩個。您是怎麼管理他們的?”。

李嘉誠回答:“應該讓孩子吃些苦,讓他們知道窮人是怎麼生活的。”顯然,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誌品格,不溺愛嬌生慣養,這才是教育的的重點,孩子的成才與有多少家財沒有關係。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許多富家子弟就好像溫室的花朵,根基不穩,經不起風吹。那些在商場有所建樹的人,經曆了艱難的創業,就像在岩石夾縫中生長壯大的小樹。對下一輩來說,如果不培養良好的品格,磨練堅韌的意誌,就無法在外界的壓力下存活。

因此,對孩子要多一些磨練,讓他們多吃點苦,也會促使他們思索人生以及自己未來的誌向。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對整個家族生意的興旺,都是很有意義的。

9.對自己要節儉,對他人要慷慨

◎衣服和鞋子是什麼牌子,我都不怎麼講究

並不是每一個富豪都願意過奢華的生活,李嘉誠就是一個喜歡節儉生活的人。“我的生活標準甚至還不如1962年的生活標準。我覺得,簡樸的生活更有趣。”這不是故作高姿態,而是他生活的真實一麵。

李嘉誠經常穿一套黑色(或者深藍)的西裝,配著雪白的襯衣和條紋領帶。在外人看來,西裝很筆挺,很整潔,很得體。李嘉誠的西裝,十套裏有八套是舊的,春夏秋冬就在這些衣服之間替換。

李嘉誠穿的皮鞋也很普通,當然要擦得鋥亮,這是禮儀。他出門帶的小皮箱,也簡單得很,洗刷用具、內衣睡衣還有必要的文件。不過,他呈現給人們的形象總是風度翩翩,樸實無華。

在人們的印象裏,李嘉誠從沒有披金戴鑽。他戴的是價值不到50美元的手表,這一消費水平停留在低收入的打工一族。

李嘉誠擁有名貴的房車和遊艇。但是,他喜歡乘坐普通的轎車上下班,有時候也乘坐的士。每天早晨六時,喜歡自己開車到高爾夫球場去打球,鍛煉身體,早飯後九時上班。

在飲食方麵,李嘉誠的標準時一菜一湯,或者二菜一湯,飯後加一個水果。有時喜歡吃稀飯或者咖啡、牛奶、麵包。在公司總部宴會廳宴請客人,通常連水果在內八道菜,碗是小號的碗,分量都是控製的。沒有大魚大肉,隻令客人吃到恰好,不致脹腹,也不致不夠,更不使浪費。

可以說,李嘉誠多年來過得是普通人的生活,有時甚至比有些普通人還普通。其實,想想也不奇怪,李嘉誠早已經功成名就,根本不需要炫耀什麼衣飾和身份了。他的成功和聲望,來自於每一次的作為,以及榮耀背後那一份淡定。

@員工養活了整個公司,應該多謝他們才對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時候普通人謀一個飯碗都要費力,因此許多人認為:員工應該多感謝老板,因為是老板給了他們飯碗。但李嘉誠卻不這麼看,他說:“是員工養活公司,老板應該心存感激。”

20世紀70年代後期,香江才女林燕妮為公司租場地,跑到長江大廈看樓,發現李嘉誠仍在生產塑膠花。當時,塑膠花已經成為夕陽產業,根本無利可圖。而李嘉誠憑借地產已經站穩腳跟,根本不需要再經營利潤微薄的塑膠花。但是,李嘉誠偏偏維持小額的塑膠花生產。

直到後來,林燕妮才明白,李嘉誠是顧念著老員工,給他們一點生計,所以不忍心拋棄舊產業。而李嘉誠的職員也說:“長江大廈租出後,塑膠花廠停工了。不過,老員工也被安排在大廈裏做管理。對老員工,他是很念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