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長空橫貫是白虹(2 / 3)

隻是他性情之中,隱有一股桀驁不馴,平素最不喜他人為自己作主。聽天照說什麼“前世有緣”,便不由得有些反感,心道:“我的緣法,唯我自己方知,便是上天也莫要指手畫腳。你不過一方妖神,也敢妄談什麼前世緣法。”甚是不快,又擔心天照此舉別有深意,包藏禍心,一時沉吟難覺。那天照覷見,嗬嗬笑道:“罷了,罷了,也是數該如此,既是有緣,又是無緣,始是有緣,終以無緣,強求不得。”對玉藻道:“既然殿下不肯收納,你且去長安安身罷,以後自有再見之時,也好享些人間富貴。”

玉藻道:“陛下恩德,玉藻銘感。隻是玉藻顏色粗陋,本領淺薄,不堪侍奉君子,隻願能在東瀛擇一僻島,常誦經卷,了此殘生,萬望陛下恩準,收回前命。”言畢伏地,戰栗不敢出聲。

天照歎道:“緣法如此,天數注定,卻是違拗不得。我縱然想翼護於你,卻也不能。”

玉藻再三懇求,天照隻是搖頭歎息,伸手一指,玉藻便身不由己起在空中,飄飄蕩蕩,化作一道青光朝西南方向去了。

“殿下,法師,就此告辭。”天照打個稽手,又化作一道長虹,橫貫天際,落到東邊去了,消失不見。

李承乾對玄奘道:“法師,既然此間事情已了,在下也要回長安了。法師是要何往?若回長安,不妨同行。”玄奘合十道:“貧僧欲往東勝神州一行,就不能與殿下同行,聆聽教益了。殿下請自便。”

李承乾道:“既如此,在下告辭。”收了金身法象,依然背著軒轅劍,騰雲起在空中,飄飄然也朝長安方向去了。

※※※

四大部州地方極廣闊,李承乾一路駕雲而行,中途不曾有半點耽擱,也足足花了兩天時間,方才到達長安。

前朝煬帝無道,天下動亂,十八路反王並起。李承乾的祖父李淵,率四子自太原起兵,十年間一統南瞻部州,開國稱帝,定都長安,國號為“唐”。這已經是百年之前的事情了,如今李淵早已去世,次子李世民繼位,禦宇天下至今三十餘載。

李承乾乃是李世民長子,皇後長孫氏所出。因為在承乾殿誕下,便以此為名,也隱有“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出生不足三月,便趕上李世民登基,被立為太子,十歲監國,頗有聰慧的名聲,隻是後來漸漸行事荒唐,不為李世民所喜,最終被廢為庶人,流放黔州。

赴黔州途中,李承乾遭遇盜匪追殺,護送的禦林軍全數戰死。正在此時,師父準提道人從天而降,揮手將盜匪擊退,救下李承乾,帶回靈台方寸山。

李承乾心知當年那些盜匪,定然都是其弟魏王李泰所派遣,否則尋常盜匪,豈有如此本事,連禦林軍都不能抵擋。他這個弟弟,素有禮賢下士的名聲,頗得朝臣擁戴,自己被罷黜,一方麵是自不檢點,失愛於父,另一方麵也未嚐不是李泰在其中搗鬼。自己被廢後,雖然父親沒有當即指定新太子,但李承乾料想起來,十有八九是落到他頭上了。

隻是此事空口無憑,查無實據,李承乾也不打算去向父親告狀。他駕雲到了長安城頭,尋了個僻靜所在,使個遁法,刮起一陣風沙,把旁邊稀稀落落幾個行人眼睛迷住,自己落將下來。

一別十二年,長安更加繁華,道路依然未變。李承乾一路慢行,遠遠看見皇宮。他看看天色,知道早朝將散,於是也不上前,隻遠遠望著。

等待片刻,果然百官散朝,三三兩兩上轎走了。李承乾又等一會,見一個高冠老人出來,便緩步走上前去。

那老人正要上轎,幾個家丁前後服侍,李承乾走得近了,施禮道:“舅舅安好。”

老人抬頭一看,初時一怔,隨即就麵色微微變了。“承乾?”他驚問。

“正是外甥。”

老人微微點頭,“好,是要去見陛下麼,隨我來吧。”

李承乾隨著老人,從偏門進了皇城。一路暢通無阻,內侍見到前麵的老人,連忙都躬身施禮,不敢正視。走了片刻,老人問一個內侍道:“陛下在甘露殿讀書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