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和猴子都是一愣,不知道洞外又來了何人,聽口氣不像是這兩個道人同夥,倒像是來打抱不平的。
“我去看看。”李承乾道,掐了個避水決又出了水簾洞。
抬頭一看,隻見麵前站著一隻猴子,高大威猛,體型足有孫悟空兩倍還多,披身金燦燦的鎖子甲,手執碗口粗的鐵棒,黑黝黝的,也看不出是什麼材質,拄在地上。李承乾拱拱手,正待說話,這猴子眼見洞中出來一人,更不多言,暴喝一聲:“拿命來!”揮起鐵棒撲上。
李承乾急忙躲閃,正要解釋,這猴子將手中鐵棒舞得呼呼風響,一棒緊似一棒,隱隱還帶著雷鳴之聲,著著都朝李承乾要害處打來,隻要挨上一擊,定然就是骨斷筋折的下場。李承乾欲待分辨,卻又哪裏透得過氣來,直被逼迫得左躲右閃,狼狽不堪,要顯金身法象來抵禦都是不及。
正危急間,孫悟空聽見外麵打鬥,急忙跳了出來,正好看見李承乾被那猴子追趕,登時大怒,二十四顆頭一起吼道:“哪裏來的野猴,敢傷我師兄!”十八隻手揮動各種法器,紛紛朝那金甲猴子打來。那猴子眼見悟空出來,似乎是吃了一驚,欲待說話,悟空已經打了過來,隻得抵擋幾合,忙忙地跳出圈子,道:“且慢動手。”
孫悟空還要上前爭鬥,被李承乾拉住,道:“且慢動手,必有誤會!”
此時悟空那些猴子猴孫也都到來,方才解釋清楚。原來這猴子乃是東勝神州有名的妖王,居住在連海國五指山,自號通風大聖,也有移山填海的神通。此次乃是去西牛賀州拜訪朋友,回來經過此處,見山林秀美,於是降下雲頭,打算賞玩片刻,恰好遇上幾隻逃散的猴子,說家被兩個道人占去。通風大聖本是猴身,同類相惜,一聽此話,頓時暴怒,問明了方向就打上門來,不想晚到一步,悟空和李承乾已經奪回洞府了。
通風大聖脾氣雖然暴躁,卻大有磊落之風,眼見是自己誤會,當下朝李承乾深深一禮,口稱:“莽撞。”李承乾急忙還禮。雙方客套幾句,孫悟空收了金身法象,指揮猴子猴孫將洞府恢複原貌,打掃幹淨,兩具道人的屍體扔到水簾下,直衝到東海裏去了,又邀請通風大聖入內一敘。這也是英雄相惜,一見如故,天生便帶了三分親近。悟空和通風大聖都是猴類,談得兩句,已經以兄弟相稱了。通風大聖對悟空現出的那金身法象顯是頗為好奇,多番打聽,總被李承乾拿話岔開去;悟空雖然性情魯直,卻是聰明,見師兄如此,也就閉口不談。通風大聖眼見如此,也就不再提及。
小猴子們獻上剛摘取的大桃子,悟空請李承乾和通風大聖品嚐,果然是鮮美可口。通風大聖嘖嘖稱讚,誇獎這花果山,道是好一處所在,難怪兩個道人起了貪心。說到此處,忽然想起,問道:“賢弟,那兩個道人是什麼來頭?”
悟空道:“好像是什麼龍虎派弟子。”
通風大聖奇怪道:“龍虎派?不曾聽說啊。”他想了想,伸手拍了下自己頭頂,隻見得白氣一冒,倏忽間他的耳朵後麵又長出兩對耳朵,層層排列,迎風微微顫動,仿佛翅膀,奇異之極。
悟空倒罷了,李承乾卻猛然省起。以前他曾經在書上讀過,道是天地間有一種獼猴,生有六耳,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乃是不入蠃鱗毛羽昆五類之屬的靈物。眼前這通風大聖,莫非就是六耳獼猴?
通風大聖顯出六耳,凝神聽了片刻,哈哈大笑,收了法相,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隨即對李承乾和孫悟空講述那龍虎派來曆。
原來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天地生靈,漸漸繁衍。後來有三清教主,創立道門,又分闡截兩派。但自千年前封神一戰,截教覆滅,上清教主通天教主沉寂,避居靈寶天碧遊宮,不問外事;玉清教主元始天尊高居彌羅天玉虛宮,執掌闡教,又有太清教主太上老君相助,遂一門獨大,統領天地三界,威勢赫赫,無可匹敵。如今說起道門,幾乎就等同於闡教了。
闡教重傳承,元始天尊廣收門徒,二代弟子如今大多都已經開宗立派,門人眾多。唯有一位黃龍真人,雖然也是二代弟子,輩份崇高,法力卻不深,同輩中隻算是中下等,封神一戰中他更是運氣不佳,迭遇強敵,最後被混元金鬥削去頂上三花,胸中五氣,千載修煉毀於一旦。封神戰後,黃龍真人回轉二仙山麻姑洞,閉門修煉,不問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