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碧海之中會蛟魔(2 / 3)

這龍虎派,卻和黃龍真人頗有淵源。原來龍虎派的創派祖師,曾經是黃龍真人的座前童子,跟隨日久,也學了些道術神通。後來黃龍真人閉門千年,童子耐不住清修寂寞,偷偷下山,真人也懶得管束,任由他去了。

童子下山後,自號龍虎真人,憑借黃龍真人傳授的道術,倒也闖出了些名號,聚集了七八個弟子,建立龍虎派。隻是東勝神州,乃是道門的發源之地,昆侖座落所在,門派林立,仙人眾多,他一個小小童子,勉強也隻算是闡教第三代弟子,又是逃出。一無根基,二無本事,這龍虎派,也就窘迫得緊,勉強延續至今,也不過才三十餘名弟子,默默無聞,所以連通風大聖這等妖王都不知曉。

剛被悟空打死的這兩個道人,確實是龍虎派的弟子,但所謂“尋找道場”之說,就全屬信口開河。

通風大聖笑了一場,正色對悟空道:“賢弟,龍虎派雖小,其中也無什麼高人,不足畏懼,就算那什麼龍虎真人到此,我也一棒替你打殺了。隻是有一件難處,卻要先說與你聽。”

是何難處?通風大聖解釋道:“這闡教中人,最最護短,自教主元始天尊而下,個個都隻論親疏,不論是非,哪裏像我等妖類,知榮辱,明禮節,通信義,儼然君子。就說此事,以道理而論,這兩道人強搶洞府,被賢弟打死,豈不是咎由自取?哪裏怨得旁人。但那闡教中人,定要不顧廉恥,糾集師友前來報仇。”

悟空道:“那什麼龍虎真人,不是背師逃出麼,又有什麼師友?”

通風大聖搖頭笑道:“賢弟,你不明白護短兩字的意思麼。所謂護短,便是說凡我的弟子親友,縱有千般錯處,也容不得外人管教。闡教二代弟子,如廣成子、雲中子、太乙真人,如今都已經是一派宗主,門徒眾多。龍虎真人既然曾是黃龍座下,同是闡教一脈,同氣連枝,和這些門派中人自然也多有舊識。他自身雖然不濟,卻定能找些愛管閑事的無聊之輩前來助拳。兩位賢弟雖然不懼,總也是麻煩。更有一件,這闡教中人,顏麵厚極,全然不知進退,弟子敗了,定然去請師父出頭,師父若再敗了,祖師定然出頭,到最後隻怕連那玉清教主原始天尊都要驚動。”

悟空雖知平時也聽聞元始天尊的名頭,但他生就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昂然道:“便是元始天尊來了,又有何懼。”李承乾通曉前代密聞,卻是知道厲害的,臉上不禁有些變色,不禁暗暗後悔:“不想這兩個道人居然有如此淵源,悟空著實莽撞了。隻是如今木已成舟,隻好設法補救。”

通風大聖覷見李承乾臉色,點頭對悟空道:“賢弟大有神通,自然不懼,隻是畢竟勢單力薄。那闡教卻門人眾多,又不講甚麼道義,從來都是一擁而上,倚多為勝。所謂孤掌難鳴,獨木難支,總是煩惱。”李承乾連忙也道:“正是,正是,我等剛剛下山,何必多生事端。”

通風大聖又道:“那兩個道人不過是遊蕩到此,並非真是替師門尋訪道場,死在此處,無人知曉,暫時瞞過不成問題。唯一可慮的,乃是道門中人,修行有成,往往都通陰陽卜卦之術,哪日突然心血來潮,掐指一算,這便遮掩不過了。”

李承乾起身施禮道:“大聖既如此說,必有法破解,還望指點。”

通風大聖笑道:“這等顛倒陰陽之術,我卻不會。但我有幾位結義兄長,神通廣大,或許精擅。”悟空有些詫異,欲待發問,卻被李承乾眼角示意,於是閉口不言。

原來這顛倒陰陽,蒙蔽卜算之術,李承乾其實自身就頗精擅,這點悟空也深知。但李承乾見通天大聖言語,顯是心有算計,大有勸誘之意。當下也就將計就計,順著口風,以觀其變。果然幾句話中,這六耳獼猴就露了本意。

※※※

李承乾心中默默盤算,有所明悟,心道:是了,師父正是此意。於是對通風大聖道:“還請大聖代為引見,感激不盡。”

通風大聖道:“我有五位結義兄長,個個神通廣大,有翻天覆地的手段。其中二哥號蛟魔王,又號覆海大聖,就居住在這東海之中,最精通這卜算陰陽之術,區區小事,料必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