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禍從口出——言之忍 批評也要講藝術(2 / 2)

批評和罵人不同,它們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罵人是氣急敗壞的表現,是無賴的表現,這不需要多大水平,大街上的潑婦,能罵得十分出彩。隻是,罵人的行為除了讓被罵者受傷,或者被路人恥笑之外,沒有多少意義。而批評不同,批評的過程是批評者站在一個公正的立場,站在一定的高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對人與事進行的一場論證過程,它應該有著嚴謹有力的邏輯。

罵人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但生活中,批評卻極為值得提倡。畢竟,人無完人,誰能百分百的看到自己的缺點?就像誰也不能百分百的看到別人的優點。所以在現實生活中,被批評者要保持平和的心態,而批評者也應該講究一下批評的藝術,好讓被批評者接受。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在做好某一件事情的時候,總喜歡對同事或者上司說:請提寶貴意見。而大多數人在說這話的時候,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讚許的。因此,坦率提出批評意見的人,即便不因此招人討厭,至少也很難受到歡迎,因為人總是有自尊心的,都希望得到表揚而不是批評。但是明知道別人是錯的,還不及時批評,也不是正確的行為,而在批評別人的時候,將別人一棍子打死也不是批評家的風範,所以批評要講究一些藝術性。曾看過這麼一則故事。

美國有一個婦女,買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並決定穿它去出席一場宴會。但她丈夫卻在很多人的麵前批評她說:你身材不好,穿上這衣服像奶牛一樣。這位婦女當然很受傷,便永遠地把衣服鎖進了衣櫃,最終也離開了丈夫,理由是他沒有尊重自己。

這故事讓我們感想頗多,一個本來抱著美好夢想的人,在準備做某些事情的時候,不講策略的批評會給她造成一生的傷害!或許,就有那麼一個本來有天賦的人,被我們一句很有殺傷力的話所扼殺了。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夠讓別人接受我們的批評而又不受到傷害呢?

批評別人,就要給別人服氣的理由。我們作為批評者,就首先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對批評的人和事情,要有自己獨到的眼光和見解,要公正地看待問題。在批評的過程中,我們要保持自己個人的意識形態,有自己的鑒別能力。然後,通過自己對問題的看法,真誠地向批評對象提出自己的意見,並指明他應該去努力的方向。隻要我們的見解是正確的,意見是真誠的,態度是誠懇的,別人又怎會不接受批評呢?在批評的過程中,我們決不可以隻批評不表揚。因為不管是人還是事,畢竟都還是有一點優點的。我們進行批評,是想讓別人知道錯在哪裏,而不是要把人整垮。所以在批評的時候,我們要向別人進忠言,忠告要深刻,使人能夠忍受痛苦的磨練而不至於傷害別人的自尊,這也需要我們所謂的批評家們,在批評的時候,掌握好的一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