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心理學看情感中的一些問題 第三節 擺正與同事交往的心理(1 / 3)

第一章 從心理學看情感中的一些問題 第三節 擺正與同事交往的心理

同事之間的關係微妙而複雜,與同事相處得如何,直接關係到自己工作、事業的進步與發展。擺正與同事相處的心理,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為自己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不要讓嫉妒心理影響團隊的發展

嫉賢妒能是人際關係中個體最容易犯的毛病,其主要表現在:害怕別人超過自己;或者是醉心於或故意炫耀自己的成績,激起對方的嫉妒之心,並以此為樂。相對而言,嫉妒是一種比較頑固、持久的心理現象。撒克遜·丹尼曾有一句名言:嫉妒心是不知道休息的。

嫉妒常常反映了一個人內在的虛偽自私,在團隊事業的發展中,無疑是一巨大障礙,影響共同事業的合作。事實上,事業的成功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如果團隊中的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著嫉妒,互相之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團體事業很難取得突破。一個對自己充滿自信的人,不會把心思放在互相之間的嫉妒上,而是會不斷努力地充實自己,靠自己堅持不懈的奮鬥和追求獲得成功。

嫉妒之心對人對己都是有害的,一定要努力消除,一般而言,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麵努力:

首先是充分認清嫉妒的危害。嫉妒是一種於人於己都有害無益的不道德心理。糾纏在這種情緒中自己不能邁步前行,因此必須將其徹底清除。

其次是要克服私心雜念。在現實生活中,善妒的人往往對家人的進步和成就寬容大度,而對自己的同事過不去。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嫉妒者放大了“自己”,將親人看作“自己人”。因此,消除嫉妒心的基礎條件就是克服私念。

心存嫉妒者,往往是自己想出人頭地,嫉妒的表現已經毫不掩飾的反映了這種心理。對此,嫉妒者應當正確地評價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恰如其分地進行努力,就可以在某些方麵取得成就。

同時還得承認,一個人即使天資過人、精力旺盛,也不可能永遠領先,因此,正確地評價、看待自己和別人,也是從心理上戰勝嫉妒心的武器。

俗話說:將心比心,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位置互換”。當我們在嫉妒別人是時,也要換位想想自己取得成績後別人對我們懷有這種感情時的感受,這種方法會十分有效地幫助我們擺脫苦悶。

·和同事搞好關係

吳華是某公司的業務經理,精明能幹,很受領導賞識。但是每當與朋友或同事聚會時,她都會大發牢騷,認為老板把她當牛使,並說遲早要辭掉這份工作,因為自己對目前的工作沒有太高的熱情,自己的理想是做一名策劃師。

很多人像吳華這樣抱怨自己工作任務太繁重,沒有時間想自己該想的,做自己該做的。其實,這是惰性形成了內心的界限,從而把人限製在了一定的活動範圍內。這首先需要人們打破內心的界限,做自己的主人。其實,很多自身認為無法改變的事物其實隻是因為受到自己內心的界限的封鎖,隻有勇敢地去想像、去突破、去改變的人才會在職場瀟灑遨遊。

同時,良好的心態是快樂生活的秘訣。心理學家告誡: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不要帶著怒氣去工作和生活。再聰明的人也會因為情緒不良而失敗,做一個情商高的人不是什麼難事,隻要你每天注意那麼一點點就行。

據調查顯示,在公司裏活得最不開心、工作做得最差的往往是那些人緣不好的員工。退一步海闊天空,何不聰明一點搞好同事關係呢?給自己創造良好的人際環境就是為自己積累財富。著名心理谘詢專家唐汶告誡大家做人要把握以下“五不”原則:倚老不賣老;彈性不固執;幽默不傷人;關心不冷漠;真誠不矯情。為人放下架子就有了成功的基礎。

·讓異性之花開得更鮮豔

王某是一名已婚女性,有老公,有小孩。但最近感覺好像莫名其妙.單位有個男同事經常打電話找她聊天(手機費是單位出的,全免),如果不接,感覺對人家不禮貌。如果接,大多是聊點無關緊要的廢話,有工作上的,生活上的,還有什麼想你呀,有機會的話一起聚聚,吃個飯什麼的.但王某一直以來沒有答應過他,說實話對他也沒什麼反感的地方。

這則案例充分暴露出異性同事如何交往的問題。同處一個辦公室,異性同事間刻意保持距離,隔得遠遠的,會被認為太冷漠;而太接近的話,則可能承擔“性騷擾”的罪名。兩性之間的相處,複雜而微妙,處理不好,心中不舒服,對組織運作也會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