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做一個企業真正需要的人 做創新型員工(1 / 2)

第七章做一個企業真正需要的人 做創新型員工

世界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有句名言:“不創新,就死亡。”創新成為現代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了企業對員工一種要求。

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持金曾說:“在諾基亞,不怕員工犯錯誤,但要求員工一定要有創新精神,能對市場變化作出敏銳反應。為鼓勵創新,每個員工都有充分發表意見的空間。” 在諾基亞全球幾萬名員工中,有三分之一從事產品研發創新,公司的研發投入占年銷售額的8.5%。據劉持金透露說,諾基亞設在北京的研究院研發人數還要新增一倍多,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發出更多符合當地市場需要的創新產品。

可見,企業越來越重視員工的創新精神,員工的創新能力就是企業的生命線。這一點從華為大規模裁員可以看出。大家都知道華為的工號傳統,那些工號在10000之前的老員工靠大量的股票分紅過著富裕的生活。這樣也導致這批員工失去奮鬥的動力,不利於華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力。於是,華為一下裁掉了7000多名工號排在最前麵的老員工,包括001號總裁任正非,華為也為此付出了高達10億元的代價。這些被裁的員工要重新競聘上崗,他們失去了靠高額股票分紅坐享其成的生活,未來重新變得茫然,要過上好日子,必須要繼續努力奮鬥。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張明敬律師猜測:“任正非是不是想通過這樣的一個舉措,表明他的態度和立場,讓老員工去掉惰性,保持企業的活力?企業還是需要競爭力的,職位不是固定不變的,員工要有創新能力、創新精神。”不管華為此舉的真正目的如何,這樣做圓滿解決了工號傳統使企業僵化的弊病,也更能激發員工的活力和創新精神。

企業之所以這樣重視創新,是因為創新帶來的價值確實不可估量。新加坡中小型企業公會企業發展學院院長馬成信說:“21世紀是講求變化、速度和效率的時代,創新已成為企業成長最關鍵的因素。”許多情況下,一個看似小小的創新就能讓企業走出經營困境,重獲生機。1952年前後,日本東芝公司積壓了大量的電扇賣不出去,公司上上下下為此傷透了腦筋。沒想到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職員向董事長石板提出,把電扇的顏色由黑色改成淺色。經過公司董事會的研究,這個建議被采納了。第二年夏季,東芝公司率先把一批淺藍色的電扇投入市場,結果很受顧客歡迎,還掀起了一股市場搶購熱潮,才幾個月的時間,幾十萬台電扇就被銷售一空。

看起來改變電扇顏色這想法很簡單,可是它包含了創新的精髓:打破常規,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要知道之前全世界的電扇都是黑色的,沒有人想到它還可以有別的顏色。東芝改黑色為淺藍色就會讓顧客覺得新穎。這件事以後,跟風的廠家很多,全世界的電扇就不再隻是黑色的了。

需要創新的不隻是企業,還有作為員工的你。有無創新精神和能力,對你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現代企業裏,老板更器重和依賴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員工。如果你因循守舊,過於保守,很難想象你能為企業帶了更多的價值。在職場上,你和別人條件差不多,如果你再具有高人一籌的創新能力,你就更容易脫穎而出,你成功的可能性就比別人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