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不拘一格彰顯糊塗智慧 一揣著明白——裝糊塗(2 / 3)

結案之後,眾人有些不解,梅知縣說,我從商販講述的經過中,覺察到有人偷聽到他們夫妻的談話,從商販說早上出去時門是虛掩著的,判斷此家半夜有人出門,而這個人又是商販回家之前就呆在院子裏的,大有奸夫之嫌,究竟是誰,隻有叫小孩來認。撒謊審樹,不過是以癲惑人。為了製造一種奇聞。因為越是奇聞就會招來好奇的人前來看熱鬧,犯了法的人更關心審案的事,必然要來看個究竟,這就給小孩提供認其母“相好之人”的場合和對象。一席話說得大家恍然大悟。

梅縣令遇事裝瘋賣傻,不動聲色,實際就是裝糊塗。而且裝得徹底,既破了盜銀案,又保全了受害人一家的幸福。不過,在生活中裝傻是一門有技術含量的活。你表麵上要裝得恰到好處,內心裏還要清楚你裝傻的目的。所以,一個人裝傻裝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這是一種和聰明一樣艱難的工作。

◇ 巧與上司裝糊塗

職場中,如果你的能力確實超過上司,有必要裝裝糊塗。上司多半是有疑心病的——在他們漫長的職業生涯中,難免有一些人會背叛他,或是得了他的好處卻不知報答,久而久之,他們對別人都不太敢推心置腹了。這種人覺得屬下就應該永遠比自己差一截,這樣他們才會有成就感。因此,他們隻會提拔能力比自己低的屬下。一旦發現屬下的能力可能高於自己時,立刻會顯得坐立不安,還會對屬下施加壓力。因此,當你的才能高於上司時,不可過於鋒芒畢露,以免引發上司的猜忌之心。

張強應聘到公司任職時,部門經理對他有戒心,因為張強各方麵明顯比他強,部門經理是自學成才的“土八路”,張強是海外歸來的“洋博士”。張強一上班,部門經理就拍拍他的肩膀說“老弟,我隨時準備交班”,眉宇間透露出一絲悲涼。可張強知道自己的身份,部門經理是上司,他是經理的助理,他們之間是上下級的關係,而且張強也沒有想“搶班奪權”的歹念。

於是張強在大智若愚上做點文章,以消除上司對他的戒心,因為如果張強稍有張揚,他的才氣就會噴湧勃發的,立刻會反襯出上司捉襟見肘的尷尬。在業務會上,張強對自己的真知灼見、遠見卓識有意打下埋伏,留下思維的空間給經理作總結。平常張強盡量表現“俗”一點,收起他的鋒芒,經常向經理請示彙報,不擅自作主,特別是一些決策性的工作,張強都等經理表態。有一次,經理出差不在家,有一筆生意其實張強看得很準,肯定能賺大錢的,他還是向遠在千裏之外的經理請示,說自己吃不準,請經理定奪,把“功勞”讓給經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經理對張強消除了戒心,他把好多重大的決策權都主動下放給張強,使張強能縱橫馳騁地發揮自己的才華,沒有後顧之憂。

一般說來,大多數的人對於在運氣、性格和氣質方麵被超過並不太介意,但是卻沒有一個人(尤其是領導)喜歡在智力上被別人超過。因為智力是人格特征之最,冒犯了它無異於犯下彌天大罪。當領導的總是要顯示出比其他人高明,處處為上。因此,有時作為下屬的你取得了上司得不到的某種利益及好處時,會使上司受到冷落,麵子掛不住。這時就需要你有舍得分享功勞的勇氣,給上司某種心理補償,讓他得到平衡,如聽得最多的莫過於“在××的指導下,我取得了成功”雲雲,來點謙虛和韜晦。也許,你會覺得盡藏鋒芒很痛苦,但我們應清楚,上司提拔你可能要費點力,可消滅你卻是舉手之勞。因此要懂得先保護自己,收斂銳氣,待時機成熟再鋒芒畢露,一鳴驚人,減少中途夭折的危險。

被別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惱恨的事情,所以你的上司被你超過,這對你來說不僅是蠢事,甚至於產生致命後果。

◇ 不癡不聾,不做阿翁

古人雲:不癡不聾,不做阿姑阿翁。意思是說,作為家中的父母或公婆,對兒子媳婦、女兒女婿的若幹私事,應當少問少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經常裝裝糊塗,家中自會少生許多矛盾,當長輩的也就減少許多煩惱。換位思考一下,做兒媳的,也應該糊塗一點,不能什麼事情都較真,才能婆媳關係融洽。

唐代宗時,郭子儀在掃平安史之亂中戰功顯赫,成為複興唐室的元勳。因此唐代宗十分敬重他,並且將女兒升平公主嫁給郭子儀的兒子郭曖為妻。這小倆口都自恃有老子做後台,互相不服軟,因此免不了口角。

有一天,小倆口因為一點小事拌起嘴來,郭曖看見妻子擺出一副臭架子,根本不把他這個丈夫放在眼裏,憤懣不平地說:

“你有什麼了不起的,就仗著你老子是皇上!實話告訴你吧,你爸爸的江山是我父親打敗了安祿山才保全的,我父親因為瞧不起皇帝的寶座,所以才沒當這個皇帝。”

在封建社會,皇帝唯我獨尊,任何人想當皇帝,就可能遭滿門抄斬的大禍。升平公主聽到郭曖敢出此狂言,感到一下子找到了出氣的機會和把柄,立刻奔回宮中,向唐代宗彙報了丈夫剛才這番圖謀造反的話。她滿以為,皇父會因此重懲郭曖,替她出口氣。

唐代宗聽完女兒的彙報,不動聲色地說:

“你是個孩子,有許多事你還不懂得。我告訴你吧,你丈夫說的都是實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儀保全下來的,如果你公公想當皇帝,早就當上了,天下也早就不是咱李家所有了。”並且對女兒勸慰一番,叫女兒不要抓住丈夫的一句話,亂扣“謀反”的大帽子,小倆口要和和氣氣的過日子。在皇父的耐心勸解下,公主消了氣,自動回到了郭家。

這件事很快被郭子儀聽到了,可把他嚇壞了。他覺得,小倆口打架不要緊,兒子口出狂言,跡近謀反,這著實叫他惱火萬分。郭子儀即刻令人把郭曖捆綁起來,並迅速到宮中麵見皇上,要求皇上嚴厲治罪。

可是,唐代宗卻和顏悅色,一點也沒有怪罪的意思,還勸慰說:

“小倆口吵嘴,話說得過分點,咱們當老人的不要認真了,不是有句俗話嗎:‘不癡不聾,不為家翁’,兒女們在閨房裏講的話,怎好當起真來?咱們做老人的聽了,就把自己當成聾子和傻子,裝作沒聽見就行了。”

聽到老親家這番合情人理的話,郭子儀的心裏就像一塊石頭落了地,頓時感到輕鬆,眼見得一場大禍化作芥蒂小事。

小倆口關起門來吵嘴,在氣頭上,可能什麼激烈的言辭都會冒出來。如果句句較真,就將家無寧日。殺人不過頭點地,自己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唐代宗用“老人應當裝聾作啞”,來對待小夫妻吵嘴,不因女婿講了一句近似謀反的話而無限上綱、大動殺機,而是化災禍為歡樂,使小倆口重歸於好。他的這筆利弊得失的賬算得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