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二糊塗自有糊塗福(3 / 3)

小孫也意識到了這種差別,但他並不想改變這種狀態,他以為這樣很好。無論同事們怎麼對自己,領導總還是喜歡自己的,有領導撐腰,他不必總是顧慮再三。況且這樣也不錯,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個性安排一切,不必因別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的生活。而且從心底而論,小孫有些看不起小丁。小孫認為小丁那種謙讓態度十分虛偽,是一種做作的表現,很俗。當然,小孫並沒有把自己這種感覺表露出來,他認為無論小丁怎麼做,都是人家自己的事,別人不應該幹涉他。可見,小孫也是具有一定容人之量的,但可惜他沒有表現出來。

就在小孫按照自己的個性生活的時候,領導說要在他們之中提拔一名宣傳幹事,而且這次領導有明確指示,一定要堅持群眾選舉,任何人不得從中作梗。麵對這樣一個好機會,小孫從心底認為自己應該能上去,因為他不但喜歡這份工作,而且堅信自己一定能幹好,絕對不會辜負領導的厚望。但是,聽說這次不是領導任命,而是由群眾直接選舉,他的心真的有些涼了。他明白憑自己的群眾關係,自己絕不是小丁的對手,況且小丁在搞宣傳的方法上也有其獨到的能力。小孫認識到了這種差距,但他不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即使他明白自己有不足,他也要進行一番公平競爭。

結果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小丁幾乎以全票得到了這個職位。

事事為大家著想,處處關心他人,這在平時並不顯眼,而且似乎還處於一種被動地位,所以有些人就是不願意“幹”。從小丁的例子來看,他與小孫能力相當,隻是小丁的人緣要好些,所以同事選小丁也在情理之中了。像小丁這樣的人才稱得上“老謀深算”,在平時就已經為自己日後的發達打下了基礎,到時候隻要有機會,就可以水到渠成了。其實要是小孫去了,工作照樣能做好。一個本來平等的機會,結果由於兩者個性和人緣不同而導致巨大的偏差。這個教訓值得每一個人認真思索。

很多人都覺得同事間有利益衝突,要達到真正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但在無利益衝突的時候,你可以和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有利益衝突時,大家會公平競爭,無論誰成誰敗,都不要抱怨,如果在公司中能夠與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絡,就可以提升你的人氣,以後提升時,你就很占優勢,你在公司的地位也就越穩固。

工作中,如果能與同事處理好關係是人際關係中的一大優勢。無論你跟誰做搭檔,要想業績好,首要條件是雙方的合作和努力。隻要你在單位中有人氣、群眾關係好,升職也好、加薪也好,都要容易得多。◇ 糊塗的人因傻得福

有一道題問:如果漂流到一個荒島,隻能帶三樣東西,你會帶什麼?許多人回答:一棵檸檬樹,一隻鴨子,一個傻瓜。為什麼不帶聰明人而帶傻瓜?因為聰明人會砍掉檸檬樹,吃掉鴨子,甚至最後害了主人。隻有傻瓜,才能執著地拚命努力,最後能種瓜得瓜。生活中,人們需要這種傻瓜精神。傻瓜精神是一種智慧的處世方法,有傻瓜精神的地方往往會發生奇跡。

一般說來,生活中精明人有精明的算計,傻瓜自然也有傻瓜的辦法。傻瓜對許多事是不過心的,缺乏精明人的一些算計和設想。不過,算計和設想雖是好事情,可好事情的另一麵常常就是陷阱,就造成人的過失。而傻瓜缺乏那樣的算計,也就避免了那樣的算計,也就避免了那樣的過失,也就無陷阱可言。傻瓜不會過分注意身邊的潛在危險和可能要失去的東西,所以他們往往對事物並不主動出擊,這樣既不會使危險擴大,又能最終成就一些事業。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主人公阿甘在人們的眼中一度像個白癡一般,但是他卻幹出了偉大的事業。阿甘出生在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的綠茵堡鎮,由於父親早逝,他的母親獨自將他撫養長大。

阿甘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小的時候受盡欺侮,他的母親為了鼓勵他,常常這樣說:“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接下來的一顆會是什麼味道。”他牢牢地記著這句話。在社會中,阿甘是弱者,他幾乎沒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於是,他選擇命運為他做出安排。

阿甘的智商隻有75,但憑借跑步的天賦,他順利地完成大學學業並參了軍。在軍營裏,他結識了“捕蝦迷”布巴和神經兮兮的丹·泰勒中尉。隨後他們一起開赴越南戰場。戰鬥中,阿甘的小分隊遭到了伏擊,他衝進槍林彈雨裏搭救戰友,丹中尉命令他乖乖地待在原地等待援軍,他說:“不,布巴是我的朋友,我必須找到他!”雖然沒能最終挽救布巴的生命,但至少,布巴走時並不孤單。

戰後,阿甘決定去買一艘捕蝦船,因為他曾答應布巴要做他的捕蝦船的大副。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丹中尉時,丹中尉笑話他:“如果你去捕蝦,那我就是太空人了!”可阿甘說,承諾就是承諾。終於有一天,阿甘成了船長,丹中尉當了他的大副。

阿甘和女孩珍妮青梅竹馬,可珍妮有自己的夢想,不願平淡地度過一生。於是,珍妮讓阿甘離自己遠遠的,不要再來找她,可阿甘依舊會在越南每天給珍妮寫信,依舊會跳進大水池裏和珍妮擁抱。珍妮說:“阿甘,你不懂愛情是什麼。”阿甘說:“不,雖然我不聰明,但我知道什麼是愛。”珍妮一次又一次地離開,但阿甘從未放棄過她。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傻瓜的天性裏含有一種自然的忍讓、寬容和視而不見,是一種精明人很難做到的事情。傻瓜由於自身的特點,目光往往是不夠尖銳的,這樣他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挑剔。一個不去挑剔生活和別人的人,是幸福的。而生活中的糊塗智慧就是這樣。

曾讀一篇妙文,其中有句話恰好道出了其中奧妙:“天下最傻的人,是把別人當傻子的人!”阿甘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拜賜於他的傻、不計較輸贏得失。阿甘總是那麼快樂、那麼勇敢,我們以為他不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沒想到,原來他一直都承受著因歧視而帶來的痛苦,從而不希望他的孩子同自己一樣,原來他不是不知道,隻是裝糊塗,不計較。

古語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擁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表現得很愚鈍,身手很靈敏的人往往都表現得很笨拙。其實,這是一種境界。人生中適當的“傻”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第二章

不拘一格彰顯糊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