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二糊塗自有糊塗福(2 / 3)

王有齡是杭州一介小官,想往上爬,又苦於沒有錢作敲門磚。胡與他也稍有往來,隨著交往加深,兩人發現他們有共同的目的,隻是殊途同歸。王有齡對胡說:“雪岩兄,我並非無門路,隻是手頭無錢,十謁朱門九不開。”胡雪岩說:“我願傾家蕩產,助你一臂之力。”王有齡說:“我富貴了,決不會忘記胡兄。”

胡雪岩變賣了家產,籌措了幾千兩銀子,送給王有齡。王去京師求官後,胡雪岩仍操舊業,對別人的譏笑並不放在心上。

幾年後,王有齡身著巡撫的官服登門拜訪胡雪岩,問胡有何要求,胡說:“祝賀你福星高照,我並無困難。”王是個講交情的人,他利用職務之便,令軍需官到胡的店中購物,胡的生意越來越好、越做越大。他與王的關係也更加密切。

正是憑著這種功夫,胡雪岩使自己吉星高照,後來被左宗棠舉薦為二品官,成為大清朝唯一的“紅頂商人”。

以吃虧來交友,以吃虧來得利,是一種比較高明和有遠見的辦事技巧。當然,吃虧也必須講究方式和技巧。虧,要吃在明處,至少,你該讓對方意識到。

辦事不必太精明,生活中處處精明就會很累,把自己看得笨拙些,做一些“很難得”的傻事,生動地展示了糊塗做人、豁達辦事的實用方法,一定會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中幫你立足和在發展中助你一臂之力。

◇ 糊塗的人最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一些非原則性的不中聽的話或看不慣的事,可以裝作沒聽見、沒看見或是隨聽、隨看、隨忘,做到“三緘其口”。這種“小事糊塗”的做法,不僅是處世的一種態度,亦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如果一個人遇事總是過分計較,一味地追究到底,硬要討個“說法”,那麼煩惱和憂愁便會先於“說法”而來,反而不利於身心健康。

有這麼一個故事:某單位有兩個職工不到年齡就提前辦了內退,一個是管理人員,大小是個幹部,在單位是有名的“不占便宜就是吃了虧的人”;另一個是普通職工,幹了一輩子工人也沒有占過什麼便宜,退休後更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跡。退休一年後,那個中層幹部因為老覺得自己這次提前辦了內退吃了虧,整日鬱悶,結果還沒拿到“退休證”就憂鬱成疾,很快死了。另一個職工上班時是車間生產工序上普普通通的工人,出大力掙小錢沒占過什麼便宜,內退後也隻是靠賣點小菜賺點小錢貼補生活,卻心態平和,一直過得和和美美。

這個故事使人想起了一句話——糊塗長壽。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經常處於煩惱和憂愁狀態中,不僅會加速人的衰老,而且高血壓、精神病、心髒病等疾病也會不期而至。而心態“糊塗”既可使矛盾冰消雪融,又可使緊張的氣氛變得輕鬆、活潑,從而保持心理上的平衡,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當你處於困境時,“糊塗”一點能使你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減少對“大腦保衛係統”的不必要刺激,還可消除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憊。著名相聲藝術家馬季就是“糊塗長壽”的倡導者和受益者。

馬季在繼承民族曲藝的同時,也吸收傳統醫學精髓,並作為他的保健良方,瀟灑地生活著。馬季在“文革”時候不知挨過多少批,受過多少訓,馬季對此總是“糊塗”以待,絲毫也不申辯。用他的話說:“我要是小心眼兒,這世界上早就沒有馬季了!”當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馬季忙於傳幫帶,推出年輕相聲演員,可有人勸他:“幹嘛不露露臉,大家都快把你忘了。”他滿不在乎地說:“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曆史使命,幹嘛老讓大家惦記著。要那名幹什麼?誰不知你身上有幾兩肉?”

“糊塗”使他有清醒的頭腦,輕鬆的精神狀態。

有一陣,馬季好久沒有“出場”了。一次,在公共汽車上,兩個小夥子談論:“我聽說馬季出事,被抓了!”

“不會吧,昨天電視台還在播他的相聲呢?”

“嗨!那是早錄好的!”

巧的是,馬季當時也正好坐在車上了。可他又“糊塗”起來,把頭往衣領裏一縮,不吭不哈,到站就下車了。

顯然,馬季的“糊塗”即是一種平常心。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能保持一種寧靜、淡泊的心態,而這正是養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他自己的保健良方。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往往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想“糊塗”卻難“糊塗”,遇到不順心的事,要麼“借酒消愁”,要麼“以牙還牙”,更有甚者,因想不開而輕生厭世,這都是錯誤的做法。

那麼,怎樣才能在該“糊塗”的時候做到“糊塗”呢?

首先,要學會理智處事,沉不住氣時反複提醒自己要以理智的心態來控製自己的感情。

其次,要學會苦中求樂,善於在生活中尋找樂趣,多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把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讓自己活得有滋有味。

第三,要學會廣交朋友,遇到挫折、失敗之事,不妨找知心朋友談談心。

第四,要學會巧妙地應付各種複雜多變的環境,以保持心理平衡,維護身心健康。會隨遇而安的人眼光遠大、胸懷寬闊,把世間的一切變化都看得很平常、很坦然。這樣的老年人心理必然平衡,平時笑口常開,自然健康長壽,生活愉快幸福。

◇ 糊塗的人受歡迎

職場如江湖,如何和同事“過招”也是門藝術。同事是每個職場人士朝夕相處的夥伴,他們之間的故事應該是最多的。同樣在職場闖蕩,有的人忙忙碌碌舉步維艱,有的人卻輕鬆自在好評如潮。關鍵就看你有沒有掌握一點糊塗的學問。假如你總是讚歎自己的腦袋賽過諸葛孔明,也總是不經意地譏笑那“榆木腦袋”似的同事;那麼你快點學點糊塗學的智慧吧。

小丁與小孫同時進入某機關,兩個人同樣有較強的工作能力,無論領導交給他倆什麼任務,他倆都能非常漂亮地完成。為此,倆人經常受到領導的表揚。但是,在同事之中,他們倆卻有不同的地方:大家都喜歡小丁,有點什麼事總是找他幫助。而小丁也的確為大家做了許多事,因為他謙遜又有能力,與大家非常和得來;而小孫則不同,雖然他能力也強,但大家都不太與他合得來,有什麼事也不會找他幫忙,因為小孫這個人有些個性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