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林赤眉起義(2 / 2)

劉秀稱帝後,雖然基本控製了中原要地,但是仍處於各種武裝勢力的包圍之中。劉秀根據形勢,采取了“先關東,後隴蜀”,先集中力量消滅對中原威脅最大的關東武裝勢力,再揮師西向的戰略決策,並針對割據勢力眾多而分散的特點,采取由近及遠、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劉秀命大將蓋延率軍5萬進擊直接威脅洛陽的劉永集團。於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全殲劉永部於垂惠,從而消滅了關東地區的最大割據勢力,解除了對京師洛陽的最大威脅。漢軍在短短的四年中,將關東地區各個割據勢力全部鏟除。

在從事關東統一戰爭的同時,劉秀也展開了鎮壓赤眉農民起義軍的行動。早在綠林軍攻占洛陽的時候,赤眉軍的勢力也進入了中原地區。其首領不滿於更始政權所為,另立一幟,與以綠林軍為主體的更始政權相抗衡。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更始帝劉玄被殺。更始政權滅亡。劉秀為一舉撲滅赤眉軍,決定憑借崤函險道,以逸待勞,以飽待饑,對赤眉軍實施截擊。後劉秀親率大軍,與先期部署的侯進、耿弇部會合,攔截折向東南的赤眉軍餘部於宜陽,予以全殲,赤眉軍首領樊崇等十餘萬人投降。至此,劉秀終於將延續十年之久的赤眉農民起義扼殺在血泊之中。

劉秀在鎮壓赤眉軍,削平關東群雄之後,便西圖隴、蜀,統一全國。建武六年(公元30年)四月,劉秀正式發動伐隴之役。遣耿弇等7將分兵進攻隴坻,隗囂居高臨下,以逸待勞挫敗漢軍攻勢。於是劉秀暫時轉攻為守,命大司馬吳漢赴長安集結兵力,以資策應。同時爭取河西竇融出兵相助,使隗囂腹背受敵,並讓馬援煽動隗囂部屬及羌族酋長附漢。隗囂見處境危急,遂向公孫述稱臣,聯蜀抗漢。建武七年(公元31年)秋,隗囂得西蜀援兵後親率3萬大軍進攻安定,另派一部進攻汧縣,企圖奪取關中,但分別為漢軍馮異、祭遵部所擊敗。

隗囂的冒險出擊,造成了後方空虛,給劉秀造成乘虛蹈隙、直搗隴西的機會。建武九年(公元33年)正月,隗囂在憂憤交加中病死,部下立其次子隗純為王。劉秀采納來歙建議,再次發兵攻打隴西。到了次年十月,終於攻破落門,迫降隗純。曆時四年的隴西之戰宣告結束。最後,劉秀平定巴蜀,取得了統一戰爭的最後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