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憶往事時,蓋茨說道:“從14歲起,我就不再上數學課了,因為我已經很好地掌握了數學知識。在別人研究數學的時候,我和好朋友保羅·艾倫就開始在電腦上玩遊戲了。上九年級時,我的思想開始發生轉變,其中最主要的一方麵是產生了叛逆精神。當時我的成績不太好,但我決定在回家不看一本書的情況下掌握很多知識,在全國性的能力測試中進入前十名。這讓我進一步懂得獨立的重要性,我將靠自己的雙手創造未來。”到了十年級,酷愛電腦的蓋茨已經掌握了豐富的計算機知識,並開始向別人傳授。此外,他還為學校編排學生座次排序軟件。他常常在軟件程序上做些“小手腳”,使自己成為班上唯一一個周圍坐滿女生的男生。
上學的時候,他就和保羅·艾倫一起建立了看起來蠻像一回事的“湖畔編程小組”,並開始為當地公司開發軟件。當保羅打算獨自承攬業務時,蓋茨同他發生了首次爭執。但保羅知道,像蓋茨這樣工作起來不知疲倦的人非常難找,於是決定把蓋茨請回來。可是蓋茨沒有直接答應他的請求,而是提出了條件:“我可以回來,但我要當負責人。隻有那樣,我才會習慣。”
保羅作了讓步,於是兩個朋友重歸於好。此後,他們合作得非常愉快,不但學到了更多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而且得到了很高的報酬。蓋茨用這些錢買了一艘快艇,兩人經常一起駕艇前往附近的湖中兜風。從此,兩個少年黑客發現了軟件業下麵深藏著的財富,從此對計算機行業更加熱愛。
後來,蓋茨上了哈佛大學,保羅在波士頓找了一份程序設計工作。盡管如此,兩個朋友也沒有中斷聯係,保羅常常駕車到哈佛與蓋茨暢談未來的計劃。最終,他勸說蓋茨退學與他合夥創辦一家軟件公司。蓋茨經過深思熟慮,最終答應他的請求。於是,他成了哈佛大學最有名氣的輟學生。1975年,兩人舉起微軟大旗,為第一台個人計算機編寫各種版本的BASIC語言程序。
總之,比爾·蓋茨是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企業家,他才學滿腹,藝高膽大,樂於接受挑戰,並能在強烈的刺激中尋找樂趣。從哈佛輟學後的21年時間裏,比爾·蓋茨創辦了微軟公司。在41歲時,他戰勝了桌麵操作係統和應用軟件方麵的所有競爭對手。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企業家,決不可計較一時之得或一時之失,必須具有偉大的戰略眼光,從整體上對自己所領導的企業作出戰略規劃,這樣才能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企業戰略的製定是關係企業生死攸關的問題,根據戰略統籌管理理論,戰略規劃的製定要注意以下問題:
——以先進的思想為指導
為使戰略規劃適應長時期環境的變化,在研究製定戰略規劃時,必須以先進的思想為指導,要對現在所持的思想方法予以改造、提升。一些企業創業成功後又漸漸衰落,並非不注重管理,主要是囿於成功的經驗形成的思維方式,不能適應新環境。因此,研究製定戰略規劃要對既定的觀念方法進行重新調整。
——戰略規劃既要謀勝又要謀敗
為使企業在未來不穩定的環境中以不變應萬變,戰略規劃要注重製勝,更關注防敗,使製勝和防敗統一起來。要結合現實製定相應的應對環境變化的戰術對策,即根據發展戰略的要求製定相應的經營規劃。
——戰略規劃必須用於指導企業未來行動
要通過協調生存和發展的關係,促進企業實力與活力匹配,為未來發展創造機會。對企業來講,未來的發展機會多為隱性的、不確定的,可能是機會,也可能是風險,企業在製定戰略時要力求做到能為自己創造條件、化解風險。
——戰略規劃要創造發展的主動權
企業的主動權創造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有利於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凡是尾隨別的企業的規劃,最後無一有好結果,因為現在資本流動積聚的速度和新技術發明的速度太快了,尾隨看似省力,但由於缺少創新,也就失去了未來的主動權,不可能應對新的對手和新的環境。
——保證戰略規劃的有效執行
戰略規劃要更多體現董事長的觀念和水平,因此必須由董事長親自主持研究並實施監控。凡是捉刀代筆由外腦包辦代做的戰略規劃,哪怕再好,也難以有效地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