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巨富李嘉誠在教育孩子方麵很有見地,他非常注意對孩子人格與品性的培養。他的兩個兒子李澤钜和李澤楷不到9歲時,李嘉誠就讓他們參加董事會,不僅讓孩子們列席“旁聽”,還讓他們插話“參政議政”,主要是學習父親“不賺錢”、以誠信取勝的學問。後來,李澤钜和李澤楷都以優異的成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了,想在父親的公司裏施展宏圖,幹一番事業,但李嘉誠斷然拒絕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們,你們還是自己去打江山,讓實踐證明你們是否有資格到我的公司來任職。”兄弟倆去了加拿大,一個搞地產開發,一個投資銀行,他們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把公司和銀行辦得有聲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中出類拔萃的人物。正是因為李嘉誠的“冷酷無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強之路,才培養了他們意誌堅強、不屈不撓的人格和品性。
想讓孩子做好一件事情,僅憑濃厚的興趣是不行的,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孩子的堅強意誌,讓他們能夠自覺克服各種困難,經曆坎坷攀上預定的高峰。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堅持不懈,無論是春夏秋冬,無論是晴天下雨,都要不間斷地堅持,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無論是容易還是艱難,都要義無反顧地堅持。這種堅持是在意誌堅強的基礎上實現的,而這裏的意誌堅強是可以培養的。
肖韋爾夫婦在他們的寶貝女兒5歲的時候開始教她認字,每天隻用20分鍾左右,天天堅持,即使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也要抽出這20分鍾幫助孩子認字;即使到外地探親,也不忘堅持這雷打不動的20分鍾。有時候女兒不想學了,肖韋爾夫婦耐心給她講學習不能隨意停頓的道理,告訴她做人就要意誌堅強,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到底,把它做好。經過半年時間的堅持,孩子逐步適應了這種安排並將之視為習慣。
有時父母忘了,她會主動拿著書說:“該教我認字了。”肖韋爾夫婦有意說:“今天太累了,算了吧。”孩子會抿著小嘴說:“那不行,學習必須得堅持。”就這樣,肖韋爾夫婦通過教孩子認字,不隻讓孩子認得幾個字,而是經過“堅持”,使孩子身上萌發了頑強堅持這一可貴的品質,培養了孩子的堅強意誌。久而久之,就會逐漸培養起孩子堅持不懈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