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承擔責任——忠於人生的考驗 步驟二:在家庭中培養孩子最基本的責任感
阿斯旺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聰明伶俐、活潑好動,深得父母和鄰居們的喜愛。但他又是一個自私的小男孩,做什麼事情隻考慮自己,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比如,將好玩的、有趣的東西據為己有,從不與哥哥姐姐們分享;看電視時將聲音開得很大,影響其他人的休息和活動;從鄰居家偷偷采來漂亮的花朵,插在自己房間裏;把小貓咪關在垃圾桶裏,讓它在裏邊痛苦地叫了半天等。母親把這一切看在眼裏,她知道應該讓阿斯旺明白什麼是責任,一個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行為都不能負責,就更難對他人負責。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家庭都不能負責,更不會對社會負責。這樣的人是可悲的,既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也不會得到社會的承認。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有責任感的、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人,因為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融入社會,被周圍的人所接受。
寫給父母
讓孩子在家庭中體會到自己的責任
每個人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內在趨勢,孩子小時候表現出各種主動嚐試的願望,正是一種責任感的萌芽。比如,小孩子主動要求自己獨立吃飯、試穿衣服、手髒了自己洗等行為,都是責任感的最初表現。在這個時候,父母的責任是密切地關注他們,鼓勵他們,在必要的時候幫助他們。在孩子們努力嚐試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父母應有意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逐漸成為一個自立自強、對個人和社會負責的人。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就具有責任感的,都是在適宜的條件和環境下萌發的,並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逐漸成熟而形成的。因此說,家庭是孩子責任感賴以滋長的土壤,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以及教育方法,是孩子的責任感能否形成的重要條件。
家庭責任感主要是指孩子在家中能夠尊重其他家庭成員的權利,自願承擔家庭義務,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名成員,既應當享受其權利,當然也應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包括承擔一定數量的家務勞動。父母可以通過鼓勵、期望、獎懲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職責,培養其責任感。如果一個孩子在家庭中的責任感難以確立,將來一旦走上社會,就很難有社會責任感。一個具有家庭責任感的孩子,不僅能在現時的家庭生活中扮演好家庭成員的角色,在未來的生活中也有能力組織好屬於自己的家庭。這樣的人的一生不僅能享受到家庭生活的充實、快樂,也能創造出溫馨、和睦的家庭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