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父母講闊氣、圖享受,追求超前消費;有的對孩子嬌生慣養,對於孩子的物質需求有求必應;有的對孩子進行“全包全替”的周到服務,使孩子缺乏勞動鍛煉,導致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在這樣的“大氣候”和“小氣候”的影響下,無形中對孩子的心靈播下了奢侈浪費的種子。其實,隻有會精打細算的孩子將來才會聚積財富,也才會成為真正的富人。
要想培養孩子精打細算的好習慣,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第一,給孩子錢要有節製。
無論孩子年齡多大,也無論父母的經濟條件如何優越,給孩子的零花錢一定要有所節製,把數額控製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範圍之內。一般來說,零花錢的數額並沒有一個定數,父母要根據孩子的日常消費來預算。這些開支大多包括買零食、午餐費、車費、購買學習必需品的費用。另外,父母要鼓勵孩子儲蓄,這樣,孩子就會精打細算,盡量使自己的錢有剩餘。
第二,訓練孩子有計劃地使用錢。
現在孩子們大多有這樣的毛病:父母給多少就花多少,花完了就跟父母要,花錢沒有節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製訂出一個消費計劃,比如多少錢用於買學習用品,多少錢用於買自己喜歡的日用品,多少錢用於買零食等,這樣可以防止孩子亂花錢,還可以培養孩子把錢用在刀刃上的良好習慣。當孩子超出計劃的時候,最好與孩子商量,將那些可花可不花的項目劃掉。當周末或者月末時,讓孩子把已經花了的錢按照計劃的項目對照一下,省下來的錢由孩子自己來支配。
第三,給孩子預習成年人生活開支的機會。
孩子們雖然接觸了錢,但他們很少接觸到真正的成年人的生活,所以,當他們長大以後需要自己支付水電費、房租、物業費的時候,常常會覺得束手無策。因此,父母最好從現在開始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去買菜、交電話費等,使孩子知道家裏的錢是怎麼花出去的,父母每個月都需要支付哪些開支。這樣,孩子有了了解家中“財政”的機會,也會在這些小事中養成精打細算的習慣。
第四,帶孩子購物,向孩子示範理智消費。
一位父親曾帶著6歲的孩子逛了3家商店,目的是為了買一輛物美價廉的自行車,最後父親把省下來的10元錢買了一個孩子向往已久的乒乓球拍。這位父親的做法很聰明,他的行為給孩子做了很好的示範,使孩子了解了什麼是價格差,什麼是理智消費。這樣,孩子在自己支配錢的時候,也會注意精打細算。